自然災害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難題之一,不僅嚴重影響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也威脅着人類的生存。今年的10月13日是第33個國際減災日,主題為“早預警、早行動”,旨在通過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方協同的自然災害早期預警與應急響應行動機制,着力提高全社會災害風險防範應對能力。
借此契機,88858cc永利官网2020級地理科學專業的同學們在趙林老師的指導下,組織舉行了“國際減災日”海報制作宣傳活動。此次活動為學院特色選修課程《自然災害學》的課間實踐之一,通過設計制作災害主題海報,并于校園内展覽,為師生和居民宣傳普及各類災害基本知識和應對措施等,提高防災減災意識和應急避險潛力,呼籲關注防災減災工作。
10月13日9點至13點,同學們制作的十一張不同主題的海報在信息學部圖書館門口展出,其中海報主題涵蓋了我國災害情況總體介紹、氣象災害(台風、熱浪寒潮、沙塵暴)介紹、水文災害(幹旱、洪澇)介紹、地質災害(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震)介紹,以及災害相關研究介紹,信息全面具體,内容豐富,設計切題且富有創意,整體排列整齊,大氣矚目,吸引了許多路過的學生和居民駐足,獲得了一緻好評,取得了良好效果。
(海報展信圖現場)
随後,同學們将海報搬置資環院辦一樓大廳展示,供學院師生欣賞。
(海報展院辦現場)
在談到活動感想時,楊若樨同學說道,“關于海報,我想說:很幸運地選擇了這門選修課、參與到這次活動中來,也很感謝老師們的支持與同學們的努力。這是我第一次參與到制作一張海報的過程中,手法難免拙劣,摸索着學習、不斷地修改,終于完成之後,也收獲了很多軟件操作之外的東西,比如忙裡偷閑的技巧、臨ddl不亂的内心。這是一次寶貴的經驗,也是一段難忘的回憶。關于自然災害學,我想說:對于我們而言,自然災害并不是多麼遙遠的事情;對于氣候變化背景下全球災害發生率的上升,個人也并不是無能為力,一則未雨綢缪,提前了解、有所準備,二則積少成多,環境保護是大事,也是需要每一個人出力的小事。自然災害雖名自然,非人力所能掌控,但協調正常的氣候确會降低其發生率。保護環境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
(海報全覽)
此次“‘國際減災日’海報制作宣傳”課間實踐活動,不僅僅是對課堂知識的鞏固,更是鍛煉了同學們創意設計的動手能力以及互幫互助的團隊協作能力,是一次完美且圓滿的課間實踐活動。
(班級同學和老師與海報合影)
防災減災、抗災救災是人類生存與社會發展的永恒課題,在無情的災害面前,人類雖渺小似沙,但再小的沙粒聚集在一起也會凝聚巨大的能量。讓我們一起學習防災減災知識,早預警、早行動,減輕災害風險,共同守護美好家園!
撰稿:周映希、楊若樨
攝影:2020級地科人文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