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 國家科技部在南京組織召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重點專項“全息地圖獲取與位置信息聚合技術”項目啟動會,标志着該項目正式啟動。中國科學院周成虎院士及項目專題專家組其他成員、科技部專項辦負責人、會議承辦單位南京師範大學校領導及項目研究人員一百餘人參加會議。我院作為項目專家組成員的劉耀林教授、課題負責人及研究人員艾廷華教授、劉豔芳教授、蔡忠亮教授、應申教授等一行十五人參加會議。
項目“全息地圖獲取與位置信息聚合技術”旨在建立一種全新的地圖表達模式,對全息位置信息進行拓展,從場景空間信息、聲光電磁信息、泛在時空信息等多要素出發,對語義描述、空間定位、幾何形态、演化過程、要素相互關系和屬性特征全方位建模,實現複雜地理場景中的數據表達,實現地理格局-過程-作用機制的自适應表達分析與智能服務。
我院主持承擔該項目的第二課題“場景集成建模與多尺度表達”。本課題研究全息地圖場景自适應表達技術,為時空泛在信息位置聚合與内容服務提供全息地圖時空關聯與地理分析的場景基礎,同時為系統平台研制提供全息地圖場景對象建模與綜合展示等技術支持,解決全息地圖場景從數據建模、符号化到表達展示的技術問題。課題研究目标在于:面向多專題、多尺度、多模式地理場景建模與表達問題,構建基于場景空間、聲光電磁和泛在數據的全息地圖數據場景表達模型,拓展地圖語言内涵;突破空間、時間和語義尺度聯合控制下的全息地圖自适應綜合關鍵技術,突破面向不同行業領域、幾何維度、時态特征的動态可視化技術,創新全息地圖尺度變換及動态符号化方法;建立面向不同用戶、終端、上下文環境的多模式全息地圖展示方法,推動全息地圖在地學相關領域的應用。本課題國撥經費972萬元, 研究時間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