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58cc永利官网
舊版入口
|
English
學術活動
第五屆全國地圖學理論與方法研讨會順利召開
發布時間:2020-12-06     發布者:雷起宏         審核者:     浏覽次數:

2020年12月5号至6号,第五屆全國地圖學理論與方法研讨會在武漢順利召開。本次研讨會由88858cc永利官网、中國測繪學會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委員會、中國地理信息産業協會地圖工作委員會、中國地理學會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委員會、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制圖專業委員會主辦,由88858cc永利官网、地理信息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自然資源部數字制圖與國土信息應用重點實驗室承辦。


本次研讨會主要是圍繞“跨越自然和人文的地圖學”主題,集中研讨地圖學前沿、熱點問題和發展趨勢,反映我國地圖學理論與方法的最新成果,推動地圖學理論與方法創新。開幕式由88858cc永利官网院長杜清運教授主持,88858cc永利官网副校長李建成、中國測繪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彭震中先後緻辭,郭仁忠院士通過視頻緻辭并對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


5日上午的特邀報告由88858cc永利官网劉耀林教授主持,報告主題先後為王家耀院士大變化時代的地圖科學”,周成虎院士中國地圖學發展的六個拷問”和陳軍院士SDGs 空間型監測與知識服務”,現場座無虛席。王家耀院士認為地圖學是重構複雜非線性地理世界的一門科學,且在任何社會任何時刻都不可或缺。他系統地回顧了地圖學演化的曆史脈絡和曆史上的三次地圖學崛起并提出地圖科學的再度崛起必是時代之大勢的觀點,得到了特邀嘉賓和現場聽衆的一緻認可。周成虎院士的報告角度犀利,對中國地圖學之發展提出了六個拷問:“跨界入侵時代的地圖學家怎麼辦”、“地圖學的創新向何處去”、“鳳凰涅槃的地圖是什麼”、“中國地圖事業下一個輝煌在哪裡”、“誰還願意畫地圖”和“誰來培養未來的地圖人才”,拓寬了發展地圖學的思路。陳軍院士聚焦于如何利用時空數據進行SDGs監測評估,以我國浙江省德清縣為例系統詳細地介紹了可持續發展的綜合評估執行方案,對聯合國提出的評價指标進行适應于德清縣的特色化,其研究成果有效地支撐了德清縣的相關政策實施。院士們的報告高屋建瓴,每一場都是地圖學研究的精華體現,現場聽衆在報告期間認真觀摩學習,報告結束時都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上午報告結束後與三位院士探讨學術問題的聽衆極為踴躍積極,紛紛表示院士的報告非常具有啟發性和前瞻性。

5日下午的大會報告分為兩個半場八個主題,分别由88858cc永利官网李霖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葛詠研究員主持,主題先後為朱慶教授的數字孿生川藏鐵路實景三維空間信息平台關鍵技術”、劉紀平研究員的互聯網地圖與地理信息挖掘:技術、應用與展望”、闫浩文教授“面向全自動地圖綜合的空間相似關系理論”、艾廷華教授的深度學習賦能地圖學發展”、張岸副研究員的地圖視角的疫情時空防控研究、錢海忠教授的“骨架線及其在匹配中的應用——以大比例尺城市道路與居民地為例”、王結臣教授“哪有老虎?地圖上——動物地理分析與制圖初探”和龍毅教授的關于當代地圖概念延伸與體系發展的思考。朱慶教授以數字孿生川藏鐵路實景三維空間信息平台構建為例,詳解了實景三維可視化時用到的數字孿生技術,強調了數字孿生在實際難以到達的地理環境中不可替代且極為重要的功能和地位。劉紀平研究員以互聯網地圖與地理信息挖掘為研究對象,詳細闡述了互聯網中地理信息的獲取、處理、分析、可視化等關鍵技術,并落地于實際的應用之中。闫浩文教授構建了多尺度地圖空間目标相似度計算模型,通過将空間相似關系理論作為地圖綜合的指導思想,來解決地圖綜合的自動化問題,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艾廷華教授講述了地圖學與人工智能之間的不解之緣,通過深度學習賦能地圖學發展并在實際的研究中進行了驗證,從而說明深度學習可以為新時代地圖學研究提供一些技術參考。張岸副研究員以新冠疫情為背景,介紹了地圖對于疫情防控所作出的貢獻,強調使用地圖的思維方式去挖掘疫情信息,并從疫情地圖的角度引出地圖學未來三問:“地圖學的未來會是數據驅動的嗎?”“地圖學的未來會是場景學嗎?”“地圖學的未來會是未來地圖?”。錢海忠教授以大比例尺城市道路與居民地為例,詳解了骨架線及其在匹配中的應用,在實際應用中将道路網與居民地聯動匹配,有效地簡化了匹配過程,降低了維度和匹配誤差。王結臣教授講述了動物地理分析與制圖方法,将地圖學與動物學進行了交叉研究,認為地圖學始終是動物地理研究與應用的關鍵技術支撐,而動物地理的制圖應用也必将成為豐富地圖學理論和方法的重要舞台。龍毅教授對當代地圖概念延伸與體系發展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提出了地圖學在多元化時代面臨的一些問題,認為當代地圖學的概念應得到擴充延展,如何構建新的地圖體系成為學者們應該關注的熱點問題。下午的大會報告研究範圍廣泛、内容詳實,包括數字孿生、地圖綜合、深度學習、互聯網地圖、疫情地圖、動物制圖等多方面問題的探讨,為現場聽衆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學術盛宴。

6日上午,會議進行到分會場報告階段。分會場報告共六個,議題分别為:“地圖理論研究”、“空間認知與地圖可視化”、“新型地圖(集)設計”、“地圖制圖綜合”、“行業地圖服務”和“大數據地圖制圖”,共11位專家特邀會議報告和25位代表交流發言。雖是大會進行的第二天,但是現場聽衆仍然熱情不減,輾轉來回于各個分會場之間,一度出現會議室爆滿的情況。

6日下午,會議的學術沙龍由廣州大學張新長教授主持開展,由王家耀院士、杜清運教授、龍毅教授、艾廷華教授、闫浩文教授、錢海忠教授、王結臣教授、董衛華教授八位專家參與。就“當代地圖學的發展現狀如何?中國地圖學人都做了什麼貢獻?”和“未來的地圖學發展是什麼樣的?地圖學人的機遇和挑戰在哪裡?”等議題從各自深耕的領域以更高的站位發表了看法。閉幕儀式上,杜清運院長做大會總結,對與會的專家學者表示感謝,并将全國地圖學理論與方法研讨會的會議大旗交給了下一屆會議承辦單位西南石油大學。

本次會議有來自全國64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地圖出版以及自然資源行業事業單位的代表共計260餘人參加。會議的第一天進行了高清網絡直播,時長超450分鐘, 線上觀看的人次達到6.5萬,為曆次全國地圖學理論與方法研讨會之最,這也說明本次會議受到了國内相關專家和學者的熱切關注。


撰稿:張琛

攝影:顧春盛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