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58cc永利官网
舊版入口
|
English
學術活動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杜龍江高工來院交流
發布時間:2018-09-21     發布者:徐鵬         審核者:     浏覽次數:


2018919日下午3:30,來自水利部減災中心/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的高級工程師杜龍江應陳玉敏教授邀請在我院作《不同尺度下流域城水空間耦合關系研究》的報告。

以水定城、因水興城是人地關系長期實踐總結出來的普遍規律。一個地區的水系演變與城市體系發展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構成相互響應、相互制約的耦合系統。從自然演化的地質構造、河流分布、地貌分異、城市群格局到社會文化風俗是一個自然影響甚至決定人類生産活動的一個極其緩慢的過程。

杜老師交叉使用遙感、物探、地理信息系統等多學科技術,從“山---人”四個維度自由切換,結合實地走訪、古代文獻、過去學者研究成果進行進一步的定量分析,得到了一些很有趣的結論:

  1.人類早期城市聚落大多分布在山前沖積扇平原,因為這裡往往是水源豐富而且穩定可取的地方。

  2.因自然力或者社會因素導緻的河流的改道變遷會進一步影響城市發展和社會文化。

  3.水涉及生存發展權利,社會文化或者家庭内部結構關系都與之緊密相關。

在提問環節有同學問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關于“南水北調”等國家重大工程真的能長遠地解決北方缺水問題嗎? 

杜老師回答道:近代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突飛猛進,但我們要注意到人類的社會活動在較長的曆史趨勢内都是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約的,或者說地質構造、河流分布比變化、地貌分異早已決定了我們的生産生活方式,現在的缺水問題更多的是社會道德法律層面的問題,而并非單純的科學技術問題。老子說過,“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争,處衆人之惡,故幾于道。”人類要學會反省,向水學習!

    

                                                   地理信息與地圖科學系  陳玉敏  供稿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