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58cc永利官网
舊版入口
|
English
學術活動
中國科協科普部關于申報2014年度中國科協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項目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4-06-17     發布者:yml         審核者:     浏覽次數:

中國科協科普部關于申報2014年度中國科協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項目的通知

2014年06月15日

科協普函條字〔2014〕46号

各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辦公室,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科普部,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科協科普部,各相關單位:

為全面貫徹和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20》,挖掘并培養科普研究人才,調動青年學者參與科普研究事業的積極性,2014年度中國科協科普部繼續實施“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項目”(以下簡稱“提升項目”),支持和鼓勵我國碩、博士研究生開展科普基礎理論及與科普實踐相關的研究,并委托中國科普研究所與中國科學技術館共同成立項目管理辦公室負責項目具體實施工作。現将有關項目申報事宜通知如下:

一、資助項目類型

本年度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項目分為兩類:課題研究類 、和科普作品類。請項目申報人根據選題建議(詳見附件),結合自身條件進行申報。

二、資助對象

課題研究類項目資助對象為全國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在讀研究生(碩士生、博士生),有研究經曆者優先考慮。科普作品

類項目定向資助“全國高層次科普專門人才培養”試點高校培養的科普專業研究生。

三、申報條件

(一)非畢業班全日制在讀研究生。

(二)将申報項目作為研究生畢業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每個申報項目必須有相關學科領域内至少一名副教授以上的專家學者(博士生要求至少一名教授)作為指導教師并填寫推薦意見。

(四)項目要有明确的項目目标、組織實施計劃和科學合理的項目預算,并經過充分的研究和論證。已獲得其他資金資助的課題不得申報。

(五)“全國高層次科普專門人才培養”試點高校培養的科普專業研究生,可同時申報課題研究類和科普作品類項目。

四、申報程序

符合申報對象條件的研究生填寫申報書,并在規定時間内提交項目管理辦公室。

(一)提交紙質申報材料程序:申報者登陸中國科普研究所網站(www.crsp.org.cn),在首頁的公告欄中點擊“關于申報2014年度中國科協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項目的通知”,按要求下載填寫申報書,打印紙質文本,簽字蓋章後課題研究類申報材料寄送中國科普研究所辦公室(聯系方式1)、科普作品類申報材料寄送中國科技館科研管理部(聯系方式2)。同時需提交相應證明材料,包括學生證複印件、當年注冊證明複印件。

(二)提交方式:1.課題研究類申報者登錄中國科普研究所網站,點擊進入“項目評審系統”頁面(首頁最上方)進行注冊并提交申報信息和申報書。2.科普作品類申報者将申報信息和申報書發送至zgkxkpzp@163.com。

(三)中國科協組織專家對提請的申報材料進行初評和複評,于7月上旬在中國科協網站(http://www.cast.org.cn)及中國科普研究所網站上公布結果。

(四)常見問題解答請查閱中國科普研究所網站“關于申報2014年度中國科協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項目的通知”的頁面。

五、資助經費及管理

(一)課題研究類、科普作品類每個項目資助額度為1-2萬元。

(二)項目管理辦公室将組織專家進行開題論證、中期評估、結題論證等。項目完成後,受資助者需按要求提交相關結題材料。未通過中期評估或結題論證的項目,将減少下一年度對項目所在單位的資助額度。

(三)項目管理辦公室将研究成果擇優推薦。項目研究成果、科普作品将同時參加“全國高層次科普專門人才培養”研究生科普成果展示交流會的評選,優秀成果将适時交流、展示。

六、時間安排

申請受理時間:2014年6月13日—2014年6月27日

項目實施時間:2014年7月-2015年1月

七、成果使用

受資助者向項目管理辦公室提交課題成果,成果版權歸雙方所有。階段性發表成果,應在适當位置标注“2014年度中國科協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項目”字樣。

八、聯系方式

(一)課題研究類

中國科普研究所聯系人:付敬玲 劉向東

聯系電話:010-62103309

電子郵箱:kpyjzb@cast.org.cn

聯系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學院南路86号東區416室,100081

(二)科普作品類

中國科學技術館聯系人:蔡文東

聯系電話:010-59041131

電子郵箱:zgkxkpzp@163.com

聯系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東路5号504室,100012

附件:2014年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項目選題建議

中國科協科普部

2014年6月13日

附件

2014年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項目

選題建議

一、課題研究類

(一)與科普理論相關研究

1.圍繞某一科學傳播理論或非正規教育理論的綜述研究;

2.國外科學傳播活動指南綜述(英美、歐洲地區、印度、日本、韓國等);

3.科普投入、産出相關文獻研究綜述。

(二)與科普創作和科普史相關研究

1.國内外科普著作發展現狀研究;

2.國内外科普作品案例分析及比較研究;

3.網絡科普創作研究及案例分析;

4.科普史史料編目(可選擇恰當曆史階段,按年代分段進行編目)。

(三)與基層科普相關研究

1.國外社區科學教育的理念及成功模式分析;

2.高校科普講座效果評估;

3.農村科普帶頭人對農民獲取得科技信息影響的(案例)研究;

4.農民(社區居民、流動人口)獲取科技信息渠道的案例研究-以某村為例。

(四)與科普人才相關研究

1.地區性科普人才在職培訓情況調研;

2.地區性科普志願者發展情況及對策研究;

3.科普人才評價體系研究。

(五)與大衆傳媒和新媒體科學傳播相關研究

1.我國科教電影發展研究;

2.國内外報紙科技傳播案例研究——以某某報為例;

3.國内外科普期刊科技傳播案例研究——以某某期刊為例(如《科學美國人》);

4.典型科普電視欄目的傳播策略研究;

5.主流門戶網站科技頻道的科技傳播研究;

6.科普網絡遊戲案例研究;

7.媒體新技術在科技傳播中的案例研究。

(六)與熱點焦點事件科普相關研究

1.熱點話題(轉基因、氣候變化等)在微博、博客中的傳播研究;

2.廣播在突發事件中的科技傳播策略研究;

3.科學家參與科技傳播的案例研究;

4.中學生對迷信現象的信行情況調查;

5.網絡、新媒體異常現象傳播情況研究;

(七)與青少年非正規科學教育相關研究

1.國外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和态度的綜述研究;

2.在科學場館中開展科學學習的相關理論的綜述研究;

3.國外青少年創造力測評工具的綜述研究;

4.國外青少年創造力測評結果的綜述研究;

5.青少年科學素質測評量表開發研究。

(八)與科普基礎設施相關研究

1.我國科普網站典型優秀案例研究;

2.國外典型科技館、科學中心發展狀況研究;

3.科普産業發展典型案例研究。

二、科普作品類

(一)展教品設計方案

1.科技館高新科技成果互動展示設計方案

2.科技館兒童展區展品設計方案(适合3-8歲兒童參與互動)

3.科技館科普紀念品(禮品)設計方案

(二)展教活動設計方案

1.科技館展覽展品輔導教案——針對科技館某一展區或展品組,設計編寫輔導教案、腳本、輔助教具等,引導觀衆觀察、操作、體驗展品,了解展品的原理及由系列展品表達的科學思想内涵。

2.科技館實驗、制作類活動方案——針對科技館實驗室、活動室、展廳表演台開發小實驗、小制作等教育活動,貫徹做中學、探究式學習的教育理念,引導觀衆自主探索、實驗和制作。

3.科學表演腳本/劇本——為科技館創作可在展廳、劇場等場地表演的演示性科學實驗、科學秀、小型科普劇等科學表演項目。

(三)網絡科普作品

1.科普遊戲——以flash遊戲、網頁遊戲、手機遊戲(安卓和蘋果兩個版本)、3D遊戲等形式,解讀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環保、天文、地理等方面科學知識。

2.科普視頻——以視頻、動畫等形式解讀科技知識,闡述科學原理,描繪科學現象。每套不少于三集,每集2分鐘左右。

3.圖解科學——以漫畫或圖文混排及高清照片配說明的形式,講述科學現象、科學原理、科學實驗、科技曆史等。每套不少于三個系列作品,每個系列不少于8張圖。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