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田晶)近日,環境科學與生态學領域國際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中科院一區TOP,IF=11.1)刊發了題為“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TRECC) of 278 cities in China: A pressure-support perspective”的研究論文。學院2019級地理信息科學專業本科生李光磊為第一作者,指導教師田晶副教授為通訊作者,2019級地理信息科學專業本科生章瑩、王雨晴和王藝涵為共同作者。該研究是學院高度重視本科人才培養的成果。
在當今旅遊發展決策中,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基本目标。準确評價和分析旅遊承載力對于優化旅遊資源配置、确保旅遊行業合理布局至關重要。然而,當前旅遊承載力的評價方法受限于阈值視角,不能準确反映旅遊資源與環境的承載狀态。此外,當前的評價往往忽視了宏觀層面(尤其是城市層面)外部因素對于旅遊可持續性的重要作用。同時,由于樣本數量有限,當前對旅遊承載力的空間特性關注較少,而這對于因地制宜制定旅遊發展政策至關重要。
為了克服這些不足,本研究借鑒資源環境承載力研究的主要思想,從“壓力-支持”視角構建了旅遊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概念框架和評價指标體系。在此基礎上,對中國278個城市旅遊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整體表現、制約因素、空間分布、共同特征進行了評價和分析(圖1)。
“壓力-支持”視角啟發了決策者從資源環境支持和人類活動壓力兩個方面準确把握人地交互的運行狀态,這一視角突出了旅遊承載力随人類活動參與而不斷變化的動态狀态。障礙模型的應用為決策者提供了更加精準和明确的優化目标。通過調查區域差異性,研究發現了城市間旅遊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呼應了當前旅遊研究對空間平衡的關注。根據區域差異性對城市進行分類(圖2),有利于同類别城市間的聯合治理和區域合作。
論文鍊接: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23.138359

圖 1 研究框架

圖 2 278個城市的聚類譜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