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信息産業協會教育與科普工作委員會
關于認真做好第二屆全國高校GIS教學成果獎評選
工作的通知(一号)
工作委員會各委員單位:
為促進在我國高校地理信息教學實踐、改革和研究中取得教學成果的單位和個人,發揮優秀教學成果的引領作用,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經工作委員會研究,定于 2019年6月28日開展第二屆全國高校 GIS 教學成果獎評選工作。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評選原則
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有利于實施素質教育的導向;堅持質量第一,突出實踐性和創新性的導向;堅持向一線教師傾斜,有利于鼓勵教師潛心教書育人的導向;确保評選結果科學、客觀、公開、公平、公正。
二、組織領導
中國 GIS 協會教育與科普工作委員會成立全國高校 GIS 教學成果獎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評委會),負責本屆成果獎評選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各項事宜。評委會組成人員如下:
主任:
邊馥苓(88858cc永利官网) 湯國安(南京師範大學)
杜清運(88858cc永利官网) 劉耀林(88858cc永利官网)
委員(按姓氏字母排列):
艾廷華 黨安榮 宮輝力 華一新 李 霖 李滿春 李小娟
劉慧平 劉小平 劉 瑜 孟小亮 童小華 王 春 楊勤科
楊武年 張新長 張洪岩 張書亮 趙 軍
評委會下設評審工作辦公室,具體負責本屆評選各項組織工作。
三、評選範圍
近年來各相關高校、産業單位在我國地理信息科學專業高等教育教學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取得的優秀教學成果。成果主要形式為實施方案、研究報告、教材、課件、論著、教學改革等。
四、獎項設置
工作委員會各委員單位(或學院)均可推薦報獎。
本屆評選設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 3 個等級。其中一等獎(含特等獎)不超過申報項目數的 20%,二等獎不超過申報項目數的 35%。
五、評審程序
(一)初審推薦。各委員單位根據推薦限額,将符合條件的擇優向評審委員會推薦。
(二)評委會評審。教育與科普工作委員會在評審前聘請專家,組成教學成果獎評審委員會。
(三)公示審定。核定評委會審議結果并即時發布。
六、申報要求
(一)原則上,每項成果主要完成單位不超過 3 個。兩個以上單位或個人共同完成的教學成果,由參加單位或個人聯合申請,申報名額占用第一完成單位或第一完成人所在單位的推薦名額。
(二)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應直接參加成果的方案設計、論證、研究和實施全過程,并做出主要貢獻。成果的主要完成單位應為成果主要完成人的所在單位。
(三)所有申報的教學成果均應經過實踐檢驗。檢驗時間指教學成果正式付諸實施或試行的時間,不含研讨、論證時間。教學成果獎實踐檢驗時間截止至 2018 年 12 月底。
(四)已獲得過省級及以上教學成果獎的項目原則上不得重複申報,若近年來确有重大突破或進展,在我國地理信息教育中産生重大影響的,可酌情考慮申報本獎項。
七、材料報送
(一)報送程序。教學成果由成果完成人所在單位向評委會推薦。
(二)材料要求。請按附件1《全國高校 GIS 教學成果獎評獎辦法》格式提交以下材料:
1.《全國高校 GIS 教學成果獎單位推薦彙總表》(附件2),書面文本一式 2份,EXCEL 格式電子文檔 1 份。
2.《全國高校 GIS 教學成果獎推薦書》(附件 3)及所見申報教學成果報告(不超過 3000 個漢字)書面文本各一式 8 份,WORD 格式電子文檔 1 份。
3. 相關支撐附件材料(各種獲獎證書、評價意見等)1 套,編印目錄,統一裝訂成冊。
4.聯系人信息(附件 4):聯系人姓名、電話、電子郵件地址。
(三)報送方式。請于2019年5月30日前集中報送,過期不予受理。
1.紙質材料郵寄地址:
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29号88858cc永利官网,
劉潇收,郵編 430079,13995623117(手機)。
2.電子版材料請發至sres@whu.edu.cn。
聯系人:
任 福;13517212342,renfu@whu.edu.cn
楊 昕:13645185065,xxinyang@njnu.edu,cn
附件1 全國高校GIS教學成果獎評獎辦法改.pdf
附件2 全國高校GIS教學成果獎推薦彙總表.doc
附件3 全國高校GIS教學成果獎推薦書.doc
附件4 聯系人信息.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