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公告 > 正文
  • 新聞公告
地理、環境實習課程思政的建設與探索 時間:2022-11-15

李豔紅 李連營

88858cc永利官网 實驗教學中心

立德樹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與改革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88858cc永利官网實驗教學中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積極挖掘地理、環境實習課程中的潛在育人元素,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靈魂和主線,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強化協同效應,全面推進實習課程思政建設。

1.     環保意識與生态文明的樹立

現代工業革命以來,生态破壞、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等日益成為人類發展曆程中的嚴峻挑戰,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應運而生。在地理、環境野外實習中,通過組織學生參觀污水處理廠、熱電廠、垃圾填埋場等,在傳授污染控制工程基本原理和工藝流程知識中,引導學生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增強學生改善和保護自然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讓學生進行水環境調查、植被調查等,在提高地理野外實踐技能中,引導學生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态文明發展理念。

說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實習照片\IMG_20190624_110448.jpg

1 實習學生參觀沙湖污水處理廠

說明: E:\工作\教學\實驗教學\廬山實習\2022\實習照片\IMG_20220908_115146.jpg

2 實習學生在廬山東谷監測水質

2.     文化自信與人文素養的提升

中華悠久的曆史文化中蘊含了豐富的德育資源,将實習地區的地域文化融入地學實習中,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地學的興趣,又可以加強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自信、熱愛和繼承。比如在廬山實習中,讓學生在“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茏四百旋”中感受大山之雄;在“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中感受峰谷之秀;在“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中感受泉瀑之奇;在“匡廬山高高幾重,山雨山煙濃複濃”中感受雲霧之幻;在“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體會古人對地貌格局充滿辯證哲理的理性思考;在“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中體會古人對氣候物候垂直地帶性的觀察認知。既提高理工科學生的人文素養,也提高其對地學的認同感。以白鹿洞書院、濂溪書院、東林寺及衆多摩崖石刻等曆史文化遺迹為依托,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涵養其内在精神,使之發展成為有寬厚文化基礎和崇高精神追求的人。

3.     民族精神與愛國主義的培育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實習課程可積極拓展紅色教育載體,用紅色文化凝神聚魂、壯懷勵志。比如在廬山地理環境綜合實習中,組織學生走訪實習沿線的廬山會議舊址、廬山抗戰博物館、毛澤東詩詞碑園、周恩來紀念室等紅色教育基地,通過情景的感染加強對學生的革命曆史文化熏陶,傳承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使學生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偉志向,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終生。

說明: E:\工作\教學\實驗教學\廬山實習\2022\實習照片\IMG_20220908_084851.jpg

3 實習學生參觀周恩來紀念室

說明: G:\BaiduNetdiskDownload\家國情懷素材\IMG_3578.jpg

4 實習師生走訪廬山抗戰博物館

4.     地圖認知與家國情懷的融合

地圖自古以來就具有政治屬性,是宣誓國家主權的重要方式之一。國界标識了國家疆域,表明了國家政治外交立場。我國于2016 年公布實施的《地圖管理條例》中明确規定了繪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界、中國曆史疆界、世界各國間邊界、世界各國間曆史疆界的标準方法。國家版圖表達須嚴格執行國家标準,國家或地區的範圍、名稱、首都,以及島嶼的歸屬等内容表達必須符合國家的政治立場。

近年來,學術論文、影視劇作品中均出現過問題地圖,嚴重損害了國家利益、民族尊嚴,甚至會引起外交糾紛,産生惡劣的政治影響。地圖學實習課程的教學環節特别強調中國國界完整性、一緻性、嚴肅性。通過中國标準地圖服務網站,利用中國地圖、亞洲地圖、世界地圖展示,認識中國版圖正确繪制的标準地圖(如圖5所示)。通過在中國地圖出版社實習實踐(如圖6所示),在實踐中加強學生的國家主權和版圖意識,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提高學生對國界、島嶼等國家版圖正确性的辨别能力,強化國家版圖意識,培育家國情懷。

說明: C:\Users\86189\AppData\Local\Temp\Rar$DRa51588.27070\4o28b0625501ad13015501ad2bfc0045.jpg

5 中國地圖

6 學生在中國地圖出版社實習實踐

5.     地圖大觀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延續

人類隻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地圖具有世界的屬性和發展的屬性,從發展的眼光和世界的視角将地圖文化和人類命運共同體融合、延續。

地圖學實習通過世界地圖(集)編制過程的講授,讓學生了解數據采集、處理、編制、整飾、出版等編制關鍵環節;同時,基于《世界航海地圖集》、《世界地圖集》等作品的展示,如圖7世界地圖所示,認識精美圖集編制背後的團結協作精神和集體智慧,激發學生形成持續、和諧、互助、合作、共赢、共享的價值理念。

 

7 世界地圖

88858cc永利官网實驗教學中心根據實踐課自身特點和課程思政建設要求,構建“長效化”工作機制,構築“全方位”評價體系,打造“多功能”師資隊伍,營造“學趕超”育人氛圍,精心研讨、凝心聚力設計了地理、環境實習課程思政教學環節。在實習中,通過生态文明、傳統文化、紅色基地、地圖科學、命運共同體等育人要素,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講授方式,将生态意識、文化自信、愛國情懷、科學态度、和諧理念傳遞給學生;通過案例式、探究式、體驗式教學,把課程思政“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使實踐教學真正成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抓手。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