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交流合作  >  學術講座  >  思源論壇  >  正文
思源論壇

【思源論壇】第100期:城市邊界識别及城市效應研究探讨

主講人

鐘靜 連喜紅 徐智邦 孔雪松 劉殿鋒

講座時間

講座地點

資環學院220會議室

主講人簡介

鐘靜,碩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大學,現為88858cc永利官网2019級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博士生,研究興趣包括城市擴張模式、過程,生态環境效應及未來效應情景模拟。

連喜紅,碩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大學,現為88858cc永利官网2020級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博士生,研究興趣包括土地利用變化、氣候變化及生态環境效應。

徐智邦,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師從焦利民教授,發表論文多篇,獲得學術創新獎二等獎等獎勵多項,研究方向為城市土地動态建模,城市複雜系統和地理空間分析。

孔雪松,副教授,主要從事國土空間規劃、城鄉土地利用轉型及其生态效應評價等領域研究,在Land Use Policy、Journal of Rural Studies、Habitat International、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中國土地科學等國内外期刊發表論文90餘篇。 

劉殿鋒,副教授,主要從事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與優化決策研究工作,包括土地利用變化與生态效應、國土空間規劃與優化決策建模、農村居民點重構、地理信息系統建模與應用等。發表SCI/EI論文5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10餘項,登記軟件著作權5項,參編教材與學術專著3部。

講座摘要

鐘靜:城市化過程對植被淨初級生産力的綜合影響評估

城市擴張過程對植被覆蓋和生長的影響是複雜的,包括生産性土地向非生産性不透水地表轉變造成的直接影響和城市化效應對植物生長的間接影響。植被在改善城市環境、增進居民身心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定量研究不同城市擴張過程和模式下植被的綜合變化特征,有助于為未來城市擴張的生态後果預測和地方生态政策決策提供基礎支持。

連喜紅:城市化影響及自然生物響應

快速城市化改變着地球陸表形态,催生了生态環境問題。在全球變暖背景下,以夜間燈光為切入點,基于生态和地理視覺探讨城市化影響及自然生物響應,對于深入理解人類活動影響陸地生态系統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徐智邦:全球實體城市多層次邊界識别

 城市邊界是城市統計和城市規劃的空間依據。不同國家對城市的空間定義差異會影響城市可比性,因此,全球一緻的實體城市層次邊界識别具有重要意義。報告将彙報全球實體城市多層次邊界的識别方法和全球城市多層次邊界的多尺度規律。

 

信息服務
學院網站教師登錄 學院辦公電話 學校信息門戶登錄

版權所有 © 88858cc永利官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29号 郵編:430079 
電話:027-68778381,68778284,68778296 傳真:027-68778893    郵箱:sres@whu.edu.c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