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毛澤東與世長辭。一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中國共産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就這樣離我們而去。但是如今東方欲曉,風華正茂,今日之中國盡享太平,正是我們新時代青年奮進的時光。
值此毛澤東同志逝世45周年之際,資環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研究生第三黨支部開展“東方欲曉,風華正茂”主題黨日活動,前往萬林藝術博物館參觀毛澤東主席藝術形象主題展,緬懷偉人,激勵奮進。活動一共分為三部分:一,黨支部書記石昊同志簡要介紹活動主題,展覽概況;二,支部成員自由參觀展覽;三,支部各成員集體讨論,互相交流參展感想。
2021年9月12日上午10點,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研究生第三黨支部在萬林藝術博物館門口集合,活動拉開序幕。

黨支部書記石昊同志簡要介紹展覽情況,講到毛澤東是近代以來中國最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民族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他身上有一種豪邁叫做“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我們青年風華正茂,更要有不畏艱難的精神。

之後,支部各成員自由參觀展覽。各個同志認真參觀學習,并積極交流。展覽既有毛澤東同志生平的文字介紹,更有大量毛主席的曆史珍貴照片及油畫作為輔助,讓人更立體感受到一位偉人在當時那樣的時代到底締造了怎樣的傳奇故事。




最後,大家在毛澤東同志的《水調歌頭·遊泳》前積極讨論。這首詞是是毛澤東在1956年巡視南方,在武漢三次暢遊長江寫下的詞,與我們武漢這座城市密切相關。詞中“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馀” 酣暢地表達了在中流擊浪前進的壯志豪情,而“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的眼前景象更能引起對未來景象的展望。眼前最突出的大橋建設展開,寫正在付諸實施的部分宏圖,寫出了大橋興建的飛快速度和即将見到的大橋淩空的雄偉形象,寫出了一橋貫通大江南北的曆史意義。

東方欲曉,風華正茂。如今太平盛世,正是我們新時代年輕黨員們擔起共築中國夢的時代責任,譜寫新篇章的大好時光,如此,才是對毛主席最好的緬懷!至此,本次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研究生第三黨支部的主題黨日活動也圓滿落下帷幕。
文本:秦祺月
供圖:秦祺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