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周年紀念日,也是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時機,學院杜清運教授、任福教授組織實驗室全體研究生觀看當天首映的電影《1921》。大家積極發表觀影感悟,就傳承紅色文化話題展開了熱烈讨論。

2021級博士生姚立偉談到“1921年7月,在嘉興南湖上,中國共産黨在13位代表的會談中誕生,但當時的那13位代表卻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有人将共産主義道路堅持下去,而有人卻中途放棄,這是因為成功之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充滿着未知、誘惑和危險。路途中,我們黨多少次面臨就此消亡的危險時刻,但也總有人能夠堅持理想信念,劈尖斬浪,引領全國人民走向成功。所以說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我輩當自強,學習先輩們堅持目标毫不動搖和無懼困難的精神,才能不負先輩們為我們所創立美好中國。”

2019級碩士生丁婕玉感言到:“通過觀看《1921》,回顧黨成立的那段重要曆史,我們不僅要緬懷黨的光輝業績,更重要的是着眼現在。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我們要肩負起黨和祖國人民的重托。我們所肩負的曆史重任,是何等的偉大、光榮與艱巨啊。電影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句台詞是:‘偌大的一個國家,我們連自己的火種都沒有!’建黨初期的革命先輩們,在面對民族的水深火熱時視死如歸。作為21世紀中國的主人,建設祖國的重任已責無旁貸地落到了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我們應當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年代來之不易。我們應當時刻珍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為中國的建設和發展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0級碩士生李毅文最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對人物塑造——透過一個個人物的所思、所想、成長成熟的片段,傳遞出時代的聲音。電影中,李達回憶抵制日貨的時候,因為火柴也是日本制造而愣住,為偌大的一個國家卻連自己的火種都沒有而悲傷。李毅文感慨在建黨100周年的今時今日,我國已經成為了制造業第一大國,中國制造遍布全球,火種早已遍布每一處。他相信在未來奔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道路上,我國一定會更加燦爛和輝煌!

此次活動也是學院研究生綜合培養的重要實踐環節,在專業技術能力提升同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幫助研究生們樹立正确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從黨史中汲取營養,激勵大家不斷堅持科學探索并夯實人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