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團建設  >  黨史學習  >  正文

黨史學習

地理國土系18級碩士黨支部“尋訪紅色印記、傳承紅色基因”主題黨日活動

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号召,根據學校黨委關于在學生中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動通知,充分利用校内外豐富的紅色革命資源,積極組織學生開展革命傳統教育,進一步發揚和傳承革命精神。6月8日,地理科學與國土資源系2018級碩士研究生黨支部赴武昌督撫堤路紅色景點片區開展“尋訪紅色印記、傳承紅色基因”主題黨日活動。

支部成員一行先來到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農講所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毛澤東倡議創辦的一所培養全國農民運動幹部的學校,當時由毛主席實際主持工作,參與制定教育方針和教學計劃,800多名學員将農運火種從這裡撒向全國。在參觀中我們看到教室牆面和學員宿舍上張貼着當時辦學方向的口号——“到農村去”、“實行農村大革命”,從檔案陳列室中一一回顧和了解黨的早期領導人對于農民悲苦現狀的深切同情,以及團結農民開展革命運動的思考和行動,再聯想到如今黨中央對三農問題的持續高度重視,支部成員真切感受和體驗到共産黨人的初心堅守和使命擔當。

随後,支部成員來到與農講所相隔不遠的毛澤東舊居參觀,這是毛主席1927年上半年在武漢從事革命活動時攜家人居住的地方,在這裡他寫成了影響深遠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成為中國共産黨領導農民運動的重要文獻。在此期間,毛主席忙于革命事業,不僅無暇照顧身懷六甲的妻子楊開慧,而且她還主動幫助毛主席整理書稿、資料。毛主席的第三個兒子毛岸龍出生後三天,才得以趕到妻子身邊,看望剛出生的毛岸龍。詳細了解到這一段往事,支部成員紛紛被毛主席及家人為革命的無私奉獻和赤誠之心所感動。

F30E9

最後,支部成員就近來到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繼續參觀。中共五大是在國民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的緊急時刻召開的,在中共黨史和中國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曆史意義和地位。雖然會議沒能改變陳的右傾投降主義路線,但也形成了設立中央政治局、将民主集中制寫入黨章、設立中央監察委員會等意義深遠的重大成果。

在短短3個小時的參觀學習中,支部成員近距離、多時序了解了早期中國共産黨領導工農階級開展革命的鮮活曆史,感受了共産黨人在選擇革命道路和方法上的艱難探索,更加深切體會到了革命勝利和如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本次參觀教育活動結束後,支部成員一緻認為作為新時代青年黨員,要傳承革命記憶和發揚革命精神,腳踏實地,沖鋒在前,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文字:趙曉東

供圖:趙曉東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