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伊始,繼續堅持和發展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長江大保護戰略的現實實踐者是新時代環境人的使命和必然。值此之際,88858cc永利官网研究生第二黨支部赴重慶開展了為期3天的生态環境調研,7月27日在重慶小安溪流域從下遊出發沿河往上遊調查,7月28日和29日兩天在瓊江流域分兩隊開展調研工作,期間走進邱少雲故居,深入學習了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7月30日帶着豐碩調研成果順利返校。
團隊在小安溪河流域先後走訪涪江入彙口、臨渡大橋、銅梁區碼頭、衆志橋牌坊、淮遠河、龍門灘水電站取水口、會龍河、平灘水電站、太平河和雙河口水庫。在每一站觀測點,我院副院長張萬順教授都引導大家用眼粗查水質狀況,操手親測河流流速,動腦測算流量大小,傾耳聽取居民叙述,從河流水質到岸邊農居生活,用看得見摸得着的實際為小安溪河診斷健康。在瓊江流域的生态環境調研過程中,團隊先後走訪雙寨水庫、魚塘養殖區、少雲鎮船閘、墩子河、安居古鎮、石崗河、太安橋下遊船閘、紅旗大橋斷面等地,沿用了小安溪河的調研方法,又更加注重于無人機飛行航拍工作,将無人機作為彌補地面調研不足的補充辦法,獲取實時影像和光譜航拍圖讓河道輪廓、魚塘點源及水庫分布更為明晰,使調研成果更有利于開展科學研究。


7月29日,支部來到少雲英烈故居,這是一級英雄、特等功臣邱少雲烈士出生地和苦難童年的生活之所。一幅幅圖畫、一張張照片、一件件展品,述說着邱少雲烈士的成長曆程和光輝的戰鬥歲月,展現了中國共産黨人高度的組織紀律性,堅韌頑強的革命意志和高度的自我犧牲精神。今年是建黨100周年紀念,來到邱少雲烈士故居緬懷英烈,繼承遺志,教育我們牢記初心使命極具現實意義。烈士風采猶在,英雄從未遠去。少雲精神激勵着一代又一代共産黨人,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養成浩然正氣,發揚優良作風。支部書記朱磊深受英烈精神鼓舞說道:“少雲同志在烈火中的無聲不是真正的無聲!那是無數共産黨人的憤然!是我們黨嚴明組織紀律的真實寫照,是革命必勝信念的真實體現。無小我而為大家,我已無我,少雲同志的英勇犧牲映示了如此偉大的精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并以身踐行,少雲烈士永垂不朽!”


調研實踐感悟
張漫:作為一名環境科學專業的研究生,通過這一次調研時實踐,更是切實體會到了推進生态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在三天的野外調查中,我們也深入到了重慶的農村地區,看到農村地區依然存在污水随意排放,公共環保設施不健全等問題,也看到了河水中的污染問題,環境質量與人民生活的質量息息相關。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态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作為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生,我們應該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運用高科技手段來為環保出一份力,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提高人民的幸福感!
鄧浪浪:2021年7月29号下午,烈日炎炎中我們懷着崇高的敬意來到了邱少雲故居。邱少雲故居坐落于銅梁區少雲鎮,周圍綠樹掩映,占地面積并不大,充滿裂痕的土牆昭示着歲月的痕迹,透過這道裂縫仿佛可以看見他在烈火中堅定的眼神。烈火燒焦他的軀體,卻摧不毀他履行使命的鋼鐵意志;烈火可燒壞他身下的鋼槍,卻撼不動他“紀律重于生命”的頑強堅守。邱少雲的意志品質在烈火中升華,成為激勵我們成長向前的偉大豐碑。
陳剛:今年是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周年,為更好緬懷革命先烈、銘記光輝曆史、赓續精神血脈,把黨史學習教育同弘揚紅色文化結合起來,讓英烈精神薪火相傳,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愛國情懷嵌入靈魂。邱少雲故居裡的照片和展品帶給我們的是震撼,是感動,讓我們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禮。我們将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把傳承少雲精神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将少雲精神發揚光大。
文本、供圖:朱磊 周奉
審核:李慧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