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習近平總書記6日在京出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定信心、頑強奮鬥,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堅決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
2020級地理班和環科班碩士團支部特開設“助脫貧攻堅,展珞青擔當”主題團日活動,引領團員青年向善向上,為打赢脫貧攻堅戰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環科班團支書李慧香從我國脫貧攻堅取得的決定性成就、脫貧攻堅目前面臨的困難挑戰、确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标任務和加強黨的領導四個方面為大家介紹了此次團日活動開展的背景和目的。

久困于窮,冀以小康。這是中華民族千年追求的美好夢想,是中外無數仁人志士的希冀,也賦予中國共産黨人初心不改、前赴後繼的奮鬥力量。通過背景學習,大家深受教育, 并在地理班團支書田雅的主持下以小組形式進行分享與讨論。
第一組

我們組讨論的主題是農村稭稈的處理和應用,我們組希望結合環境科學的專業知識,将農村的常見廢棄物稭稈變廢為寶,實現生物質資源化的同時,為農村創收,加快脫貧攻堅的進程。

提出稭稈創收的常見利用方式包括:稭稈還田、生物質燃料、天然生物碳材料、菌類養殖基料和稭稈制成的複合層壓闆材料等。
第二組
精準扶貧其實離我們的生活很近,我們所在的地區、學校、同學都有可能參與這一項目。例如,從我們所在的武漢市來看,武昌區在五年來不斷進行扶貧項目,其先後确定了53個對口幫扶單位,先後選派550餘人次優秀幹部,累計投入幫扶資金逾6000萬元,籌集社會捐贈資金達300餘萬元。23個貧困村先後确立了包括蔬菜種植、水産養殖、光伏發電等在内的68個扶貧項目并全部落實,年均為村集體增收360萬元。


第三組
近日爆紅的“甜野男孩”丁真為四川省甘孜州帶來了不少關注點。雖然有網絡媒體的推波助瀾,但其實,丁真的走紅更多的是得益于甘孜州政府工作人員為扶貧做出的巨大努力。修路、修橋、拍宣傳片,甚至從去年開始,甘孜州就舉辦過康巴漢子選美大賽。四季的風景若是沒有從前素材的積累,是不可能在丁真一夜爆紅後就攝制展出的。門票免費機酒打折的舉措也沒辦法一夜之前達成一緻。所以成功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脫貧攻堅戰中,千千萬萬的基層幹部一起書寫了這個“人”。

第四組
在此時此刻的中國,每4分鐘就有80人脫離貧困,我們在脫貧攻堅上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絕對貧困“見底清零”并不意味着這項工作完全結束,“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對退出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要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扶上馬送一程,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絕不能出現“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的現象,讓每個人通過努力都有成功機會。

第五組
打赢脫貧攻堅戰,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标的重要标志。脫貧攻堅是時代賦予每一個扶貧工作者的時代任務和光榮使命,很開心能夠有這樣的活動機會讓我們能夠為需要幫助的老爺爺老奶奶們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為他們的冬日獻上一些溫暖與愛,祝願平安健康,希望更多的老人們能夠得到幫助與關愛,也希望我們以後有能力為祖國的脫貧攻堅戰做更多實事!

我們隻有不斷努力奮鬥,才能不負黨和國家的期望,才能不辜負這個新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脫貧攻堅,青年當先。在此次團日活動的最後,設置了暖心捐贈環節,同學們紛紛獻上自己的一份心意。一時間,愛的暖流彙聚整個會場。有的同學捐贈了手套、洗衣粉、拖把等生活必需品,也有的同學寫下了表達祝福的賀卡,一件件愛心捐贈,承滿了大家對貧困地區的關愛。

在本次活動中,我們看到了同學們暖暖的愛意,以及對團日活動的大力支持。後續我們會與學校志願社團聯系對同學們捐贈的每一件物品進行跟蹤,把暖意傳遞到有需要的家庭中。


文本:李慧香 田雅
供圖:鄒钰彤 張玉克 耿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