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研究生第四黨支部于2023年11月27日晚上7點30分以騰訊會議形式召開學習分享會暨支部組織生活會。本次會議由支部書記鄧萌傑同志主持,特别邀請到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博士生講師團的張子辰同學為支部成員講課。宣講内容為:從黨的二十大報告看我國未來生态文明建設未來發展方向。會議應到正式黨員24人,實到正式黨員21人,可以開會。
會議第一項:支部書記鄧萌傑同志向支部黨員同志介紹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博士生講師團的張子辰同學,并熱烈歡迎張子辰同學為黨支部講授黨的二十大規劃的生态文明建設未來發展方向。


會議第二項:張子辰同學仔細向與會黨員介紹了我國生态環境建設的發展曆程,回顧了我們在生态環境保護和建設上取得的曆史性成就,闡述了我們當前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同時展望了未來生态文明建設新的方向。
黨的十八大描繪了生态文明建設的藍圖,做出了“大力推進生态文明建設”的戰略決策,從10個方面繪出生态文明建設的宏偉藍圖;黨的十九大在生态文明建設上持續縱深推進,推進綠色發展,着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态系統保護力度,改革生态環境監管體制;到了黨的二十大,生态文明建設依然要一脈相承,推動綠色發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揚帆啟新航。從黨的十八大到黨的二十大,我國生态文明建設已經邁上了新的台階。如今,生态文明的“四梁八柱”性質的制度體系基本形成,黨中央、國務院出台生态文明建設的制度文件40餘項确保生态文明建設行穩緻遠,讓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張子辰同學提到目前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中面臨的困難與挑戰。其中産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體量龐大,導緻轉型陣痛明顯;而高耗能産業占比較高,傳統增長模式産出大量廢棄物,導緻傳統産業發展路徑鎖定;群衆綠色消費的意識仍然有待轉變,且大衆對綠色消費的接受程度低,便捷與綠色節約之間難以取舍。地區之間經濟差異大,綠色轉型在短期内投入較大,對地方财政是一項壓力;最後,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大氣污染仍然頻發,新污染物不斷出現,對人體安全健康産生新的威脅。

對于未來生态文明建設的方向,張子辰同學向與會黨員介紹了污染防治的關鍵三點:①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②加強污染物協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态治理,推動重要江河湖庫生态保護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開展新污染物治理;③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嚴密防控環境風險,深入推進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
張子辰同學特别強調,“開展新污染物治理”是我們國家最新提出的方案,并建議與會黨員積極了解治理新污染物的最新理念方針政策。

會議的最後,張子辰同學号召與會黨員們從黨的二十大以及相關政策文件中汲取黨對生态文明建設的最新思想,作為一名環境人,有責任和義務去為生态環境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張子辰同學的宣講結束後,支部書記鄧萌傑作了總結發言,号召與會黨員認真學習我們國家和黨的生态文明建設理念,發揮自己作為環境人的職責和使命。至此,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研究生第四黨支部學習分享會暨支部組織生活會圓滿結束。
文本:于禮傑
供圖:于禮傑
審核:羅波瑾、鄧萌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