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上午,88858cc永利官网“珞珈職航”就業創業暑期實踐·“引領資環職航,譜寫研途華章”研究生行業調研實踐隊由88858cc永利官网團委副書記梅菲帶隊,赴雲南省昆明市開展實踐調研,與雲南地礦工程勘察集團有限公司資源環境分公司(以下簡稱“工勘集團資源環境分公司”)的相關領導及我院校友進行座談交流。

(圖1 實踐團隊赴工勘集團資源環境分公司座談交流)
座談會上,校友劉思軍(現任工勘集團資源環境分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首先介紹了出席會議的主要嘉賓,并向調研團隊表達了誠摯的歡迎。随後,梅菲老師代表88858cc永利官网資環學院,詳盡闡述了本次調研團隊的人員構成、專業背景及調研的核心目标,實踐隊成員也逐一介紹了各自的專業領域及研究方向。

(圖2 工勘集團資源環境分公司書記劉思軍進行介紹)
随後,工勘集團資源環境分公司經營管理部主任徐強作了詳盡的企業介紹,他全面闡述了公司的組織結構、主營業務範圍及企業願景,特别強調了公司在大型基礎建設、資源經濟建設、生态文明建設、地質災害評估勘查設計施工服務、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等領域的深厚實力與廣泛布局。此外,公司還積極投身于社會公益服務,作為省内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救災和搶險的先鋒隊,展現國企擔當。
在技術層面,工勘集團資源環境分公司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主任王雪超進一步講解了雲南省礦産資源評審情況,并列舉了近年來集團成功實施的大型項目案例,如新希望集團磷礦開發利用項目等,展現了公司在礦産資源開發利用領域的領先地位。丁波工程師則聚焦土地業務闆塊,介紹了土地整治、報批報建、生态修複、不動産基礎測量和勘查定界等關鍵業務内容,為實踐隊員提供了豐富的行業知識。
校友劉思軍用“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再次概括了公司的業務範疇,并結合自身工作經曆,分享了工作心得與感悟,并強調研究生學習階段紮實的基礎對就業的重要性。
在自由交流環節,實踐團隊的同學們積極發言,結合自身項目經曆和未來職業規劃,就科研項目實際難題、企業工作模式、公司招聘計劃及專業就業前景等關鍵問題,與工勘集團資源環境分公司的領導及校友進行了深入而熱烈的讨論。工勘集團資源環境分公司的各位負責人耐心解答了同學們的疑問,并給予了專業且中肯的解答和建議。

(圖3 雙方進行交流讨論)
通過本次座談,調研團隊的同學們更清楚地了解了工勘集團資源環境分公司的組織架構、工作内容和人才招聘需求,也幫助同學們規劃未來職業發展方向和自身能力提升方向。


(圖4-5 實踐團隊與工勘集團資源環境分公司合照)
7月19日下午,實踐調研團隊前往紅色教育基地——雲南陸軍講武堂學校與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參觀學習。雲南陸軍講武堂創辦于1909年,是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産生過重要影響的著名軍事院校之一,培養過包括朱德、葉劍英元帥在内的9000餘名學生,被譽為“革命熔爐”“将帥搖籃”。而西南聯合大學是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聯合組建而成的。三校最初遷至湖南合組為長沙臨時大學,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三校迫于形勢南遷至昆明,聯合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設理、工、文、法、商、師範等學院。講武堂與西南聯合大學并稱為文武兩所學府,前者以培養軍事家和革命家著稱,後者則以科學家和教育家培養聞名,書寫了教書救國、讀書報國的壯麗篇章。
此次探訪紅色教育基地,不僅是一次對曆史的回望與緻敬,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與精神洗禮。在講武堂,隊員們體會到中國人民在抗日戰争中的英勇鬥争和犧牲精神,以及雲南人民在抗日戰争中的貢獻。在西南聯大紀念館,隊員們了解抗戰期間西南聯大師生教書救國、讀書報國的光榮曆史,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紛紛表示将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6-7 實踐調研團隊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和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合照)
實踐心得
李藝帆:7月19日,我們一行人與雲南地礦勘察集團有限公司資源環境分公司進行了一次深入的座談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我們對雲南地礦勘察集團有限公司的工作内容、公司架構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外,校友以及公司相關負責人熱情、專業的回答了我們的問題,為我們目前存在的一些疑難提出了寶貴的建議。通過這次交流學習,我對測繪行業相關公司的業務範圍、用人需求都有了新的理解,在未來我将結合這次實踐所收獲的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夯實專業知識基礎、不斷補充自己缺少的知識和能力,為未來走進行業内部開展工作打好基礎。
廖珊:本次在雲南地礦工程勘察集團公司資源環境公司的座談會,是一次深入了解地質勘探、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領域實踐與創新的寶貴經曆。雲南地礦工程勘察集團公司作為行業内的佼佼者,不僅擁有先進的勘探設備和技術手段,還彙聚了一大批經驗豐富的地質工程師和技術人才。他們在複雜地質條件下的勘探能力、資源評估的精準度以及環境影響的科學評估,都體現了公司在專業技術領域的深厚底蘊和不斷創新的精神。通過此次調研,我深刻認識到地學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戰性,更對地質勘探與生态修複行業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将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豐富項目實踐經驗,為将來更好的完成專業工作打好基礎。
文字:楊鈞雅 李藝帆 廖珊
供圖:李明琪 楊鈞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