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求職,很多人耳邊肯定經常響起一些詞,比如offer、社保、勞動合同等等,盡管這些詞彙已經十分常見了,可是,你對它們真的了解嗎?因此,本期職小發為大家整理了這些求職專業術語,快來考驗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清楚了?
首先,是求職中考慮最多的工資方面:
工資組成:一般是基本工資+績效+獎金+補助
補助:除了常見的餐補和住宿外,有些補助還包括交通,話費等,一定要提前核對清楚哦!
雖然有的公司拿到手工資不高,但會為員工繳納高額五險一金,比如國企社保一般占工資的三分之一。在這裡就要介紹一下社保和五險一金了。
五險一金:五險(即我們常說的社保)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一金指住房公積金。
(補充tips:除了五險一金外,還有四險一金(少了生育保險)和五險兩金(多了企業年金)哦)
除了這些術語以外,還有一些必要的問題也要提前了解清楚。
公司位置,上下班通勤,出差頻率時長,出差補助,加班頻率時長及加班補助,
公司的發展規劃,靠什麼賺錢,晉升渠道,提升空間。
試用期的問題:時長,工資,社保及社保是否滿足五險一金,公司五險一金按什麼标準交。使用期結束按什麼錄用,三方協議。
轉正後的問題:轉正後工資,五險一金,檔案,勞務合同。
在确定了工作的同時,我們就要考慮和公司簽訂合同了,在這裡涉及的主要有三方協議、勞務合同和勞動合同。
三方協議是《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畢業研究生就業協議書》的簡稱,它是明确畢業生、用人單位和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的書面表現形式,能解決應屆畢業生戶籍、檔案、保險、公積金等一系列相關問題。
三方協議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憑《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道證》或《全國畢業生研究生報到證》)、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後自行終止。
勞務合同是指以勞動形式提供給社會的服務民事合同,是當事人各方在平等協商的情況下達成的,就某一項勞務以及勞務成果所達成的協議。一般是獨立經濟實體的單位之間、公民之間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産生。
勞務合同不屬于勞動合同,從法律适用看,勞務合同适用于合同法以及民法總則和其它民事法律所調整,而勞動合同适用于勞動法以及相關行政法規所調整。
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确立勞動關系,明确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緻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勞動合同和勞務合同一定要分清楚,一般是勞動合同,簽之前注意看清楚條款和簽幾年。
參考文章:https://zhuanlan.zhihu.com/p/131300696
https://baike.so.com/doc/5343847-5579290.htm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A%B3%E5%8A%A1%E5%90%88%E5%90%8C/301105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A%B3%E5%8A%A8%E5%90%88%E5%90%8C/5591
文本:馮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