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科研  >  正文

學術科研

【思源論壇第100期暨GeoFreetalk第7期】:城市邊界識别及城市效應研究探讨

2021年11月19日下午,由88858cc永利官网和全國地理學研究生聯合會聯合舉辦的第100期思源論壇暨GeoFreetalk論壇第7期在88858cc永利官网220報告廳順利舉行。本次論壇邀請到了地理科學與國土資源系研究生第三黨支部的徐智邦、連喜紅及鐘靜三位優秀博士生為大家帶來主題為“城市邊界識别及城市效應研究探讨”的學術報告,我院地理科學與國土資源系孔雪松副教授及劉殿鋒副教授兩位老師擔任點評嘉賓,學院學工辦主任馬麗華老師及研究生輔導員李韓老師出席了論壇。論壇由餘夢穎主持。

首先,徐智邦博士為大家帶來了題為“全球實體城市的多層次邊界識别”的報告。在全球持續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已是最主要的人類栖息地,成為了科學研究和國際議程中不可或缺的對象。徐智邦博士根據全球不透水面和全球逐年水體的數據,通過Google Earth Engine、ArcGIS API for Python等平台,從像元級别、斑塊級别、層次化實體級别對數據進行了處理,劃分了城市的多層次邊界,形成了一個識别方法框架,最終對全球城市邊界多尺度特征進行了分析,形成了一套全球數據集。兩位老師對徐智邦博士的研究表示了肯定,特别指出其打破了城市行政邊界而選擇物理邊界進行研究的視角是具有創新性的,并建議徐博士可以嘗試去匹配城市收縮這一研究主題,或從功能的角度對研究結果進行解釋。

随後,連喜紅博士介紹了“城市化影響及自然生物響應”的相關研究。快速城市化改變着地球陸表形态,催生了生态環境問題。連喜紅博士首先介紹了研究中涉及到的植物物候等一些基本概念,并指出城市光源與人造光污染日益嚴重這一研究背景,以夜間燈光為切入點,從生态和地理視覺的角度探讨了城市化影響及自然生物的響應。連博士的報告給同學們提供了新的思路,地學研究可以不僅僅局限于土地,還可以放開眼界大膽嘗試。劉老師就如何從社會生态系統的角度建立起人類活動和生态系統的關系向連博士提出了一些建議,孔老師也對其研究進行了肯定。

接着,鐘靜博士為大家帶來了關于“城市化過程對植被淨初級生産力的綜合影響評估”的報告。城市擴張的過程包括生産性土地向非生産性不透水地表轉變造成的直接影響和城市化效應對植物生長的間接影響。鐘靜博士的研究定量分析了不同城市擴張過程和模式下植被的綜合變化過程,解釋了城市擴張過程對城市植被的動态影響,并為預測未來城市發展的生态後果以及當地的生态決策提供了支持。幾位老師就鐘靜博士的研究區域選擇以及最終成果的應用提出了一些相關建議。

幾位嘉賓的精彩分享給同學們帶來了很大啟發,大家踴躍進行了提問,三位嘉賓也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至此,思源論壇第100期暨GeoFreetalk第7期活動圓滿成功。回顧過去,論壇始終堅持從前沿研究分享、科研寫作交流、課題成果展示、出國研學體會等多角度出發,全方位服務于我院莘莘學子的學術需求。站在第100期的重要節點上放眼未來,思源論壇将繼續傳承朋輩引領這一主線内容,同時開拓創新交流形式,積極與高層次學術平台交流合作,并以“主題分享+學生互動+導師點評”的形式,汲取專業導師們的真知灼見,進一步幫助同學們拓展學術視野,創新科研思維。


文本:孟春妍、餘夢穎

供圖:劉暢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