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我院2020級研究生楊鵬超同學參加了中荷創新型地理環境類研究生培養項目。該項目是學院以國家留學基金委(CSC)資助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為依托,立足學院專業特色與專業優勢而傾力打造的,學院将選拔優秀研究生以國家公派身份到荷蘭伊拉斯姆斯大學進行交流學習。學院高度重視本次出國交流項目,從獎學金到語言培訓再到生活經驗分享,構建了全方位的學習、生活保障,以使資環學子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展示資環風采。學院微信公衆号将為大家一步步解鎖資環學院中荷創新型地理環境類研究生培養項目的全貌,敬請期待!項目詳細信息請見海外研學話題。
初遇篇—2020級研究生楊鵬超的荷蘭初印象
2021年10月8日,又是一個思維碰撞的午後,休息室裡同伴們激烈的讨論聲不絕于耳。望着窗外的風景,思緒逐漸回到今年2月份,身邊的嘈雜聲也随着那一抹熱烈的陽光傾灑在草地上的瞬間消失地無影無蹤。


2月24日下午,武漢的雨依然淅淅瀝瀝地下着。偶然間看到金老師發布的聯培項目的通知,出國的念頭在腦中不斷閃現,久久不能停歇,像一個幹涸已久的種子初逢甘霖,瘋狂的抽芽、生長……曾經因為各種原因被擱置的出國交流計劃,再次因為資環院的中荷創新型地理環境類研究生培養項目,給了我可以努力争取的機會。
聯培項目、與導師溝通,經過系列緊張的準備後,我很幸運地獲得了聯培資格。後續又陸續向國家留學基金委、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住房與城市發展研究所提交了相關申請材料,開始準備留學事宜。碩士聯培項目要求的雅思成績為6.5分,如何有效平衡雅思和其他申請事宜對我來說是非常具有挑戰的,所幸經過自己的努力,在6月份有驚無險的通過了雅思考試,也成功地邁向了下一步。
9月14日,航向荷蘭的飛機準時地出現在首都T3機場。目的地-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的空中之旅,也随着機長抑揚頓挫的到站廣播順利結束。收拾房間、熟悉環境、靜待開學成為最初幾天的日常。


9月24日,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給我們安排了兩天時間熟悉校園,詳細介紹了課程設置、學年安排,自己也逐步對自己未來一年的學習進程與安排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如何結合自己在國内所學,運用多國的區域發展研究經驗與技術,進一步加深自己已有研究的深度,努力提出合理科學的,有針對性的區域發展策略也成為了自己此學年的首要目标,在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的學習之旅也正式步入正軌。
在相繼開始的課程任務中,最大的感受就是科研強度大、任務緊。在開始的第一周,課前需要不斷地閱讀文獻、課程視頻以及其他資料,而在課中多是伴随着讨論、聽課、問題解答等形式進行,在課程剛開始的階段,自己也确實要逐步調整自己的狀态去适應這種新的學習模式。而在接下來的一堂讨論課中,來自荷蘭學者對中國政府的肯定,也為這一過程增添了一絲樂趣 ,同時也拓展了自己看待世界問題的新角度。
在第二周的土地管理課堂上,在對一篇有關撒哈拉以南非洲土地所有權推行過程中問題分析的論文讨論中,來自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方的同學對土地所有權的順利推行大多持懷疑态度,而阻撓這一制度推行的原因多來自非洲本土政府推行該制度的決心、與前殖民主義利益的沖突、第三方利益組織對土地市場的虎視眈眈,甚至在當地極具特色的部落群體等因素而造成的。除去極具地域特色的幹擾因素外,我問老師,中國土地制度、所有權歸屬 、使用權轉讓方式是如何成功的适應中國社會的,有些國家為什麼不能借鑒中國土地管理的成功經驗,有些國家在向有利變革的過程中為什麼極具困難,政府的推動決心也是飄擺不定,而老師的回答也如是提到,政府更high quality,有力地保障了土地改革,也順應了社會利益。老師地回答表明了他對中國政府的肯定,自己的民族自豪感也瞬間爆棚。

之後的一天,偶然在學校圖書管理員的機位處,看到了一個中國成語——擡頭見喜,詢問後,才得知是以往中國學生送過來的,這也是自己在除筆記本之外少有地看到中國成語,也算得上一次“擡頭見喜”吧,希望自己能在接下來地幾個月中遇到更多的“喜”,順利完成這次學習之旅。

結語:資環院一直将搭建高水平國際交流合作平台作為學院的發展目标之一。中荷創新型地理環境類研究生培養項目的打造,旨在拓展我院研究生的科研視野,鼓勵研究生學習國外優秀科研思維,提高創新能力與科研能力。學院衷心希望廣大資環學子能通過本項目學有所思,學有所成,不斷突破,不斷創新,展現資環風采,弘揚88858cc永利官网學術報國之弘毅精神。
文本:金钰壹 楊鵬超 餘夢穎
供圖:楊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