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晚上7點,“思源論壇”第93期在信息學部一教423舉辦,環境工程專業博士任偉同學從科研習慣、數據處理與作圖、論文撰寫與修改和個人狀态四個方面向同學們分享了他寶貴的科研經驗。

任同學首先強調了良好科研習慣的重要性。在實驗之前,需要了解相關研究進展以及前沿熱點,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設計相關實驗。在實驗中,需要準備預實驗,确認實驗的可行性,并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如個人實驗用品規整性,及時收拾打掃實驗區域等,同時要将實驗記錄做清楚,保證數據可追溯、可重複。在試驗後,要經常總結、整理和備份數據,經常跟導師或實驗室同伴交流,可以擴充完善自己的思路,同時可以多參加學術彙報、科研投稿、學術交流等活動,以提高個人表達能力。

在數據處理與作圖經驗介紹中,任偉同學表示“數據做得好,文章發得早”,數據處理與作圖在論文發表中至關重要。随後任偉同學向大家推薦了Origin、ChemDraw等科研作圖軟件與《Origin9.1科技繪圖及數據分析》、《科研論文配圖設計與制作:從入門到精通》兩本科研作圖書籍。任偉同學強調在作圖時要注意投稿與見刊的圖大小的區别,注意圖的易讀性,并且字符要恰當,顔色有區分度,配色要美觀、協調。圖形摘要提煉出論文最精華的部分,清晰直接,一目了然,根據期刊要求作圖,可以借鑒優秀案例,但是需要注重原創性,同時可以與同行多交流,以查漏補缺。

随後,任同學分享了自己論文撰寫與修改的經驗。他首先向我們推薦了關小紅老師的《高質量SCI論文入門必備——從選題到發表》書籍。随後為大家介紹了論文撰寫與排版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與其對應的解決方法。就修改稿回複的問題,任同學強調态度端正、禮貌謙和;正視問題,逐條回答,不可遺漏;條理清晰,有理有據;有語言問題的必須修改,推薦的參考文獻要引用;如不同意審稿人意見,需給出理由;注意回複時間,并提出回答格式建議為:審稿人意見原文+感謝審稿人意見+回答内容+論文對應修改部分。

最後,任同學表明科研路漫長而艱難,大家也要學會照顧好自己,要學會休息,保證睡眠,堅持鍛煉,注意溝通,以高效的狀态投入到科研當中去。最後任同學以“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表達對大家能克服科研中的重重困難,早發論文祝願,結束了今天的分享。
文本:李瑩
供圖:馮文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