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計劃”2020級研究生科研素養訓練營系列講座圓滿結束
88858cc永利官网“揚帆計劃”自2020年10月中旬正式開營啟航,行至11月月末。本屆科研素養訓練營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共舉行了八場專題講座,邀請了諸多具有代表性的學術大咖為同學們傳道授業解惑。

圖書館信息分館副館長廖祥春帶來了開營第一講,廖老師從事圖書情報工作三十多年,積累了豐富的文獻主題标引、信息檢索、文獻計量統計分析和評價的經驗,他從文獻間存在引與被引關系入手,為同學們進行聚類分析、追溯曆史相關文獻和揭示熱點提供了線索和依據,介紹了數據庫檢索通用策略及差異性應對方法、選題如何瞄準研究熱點及相關方法等内容,為同學們開展科研工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汪的華副院長帶來了題為“環境學科領域的科學研究方法與創新思維”的第二講。講座上,汪教授提出的三點對開展科學研究的看法引發了同學們的深思,一是科學精神是科研的基石,做科研需要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創新意識、嚴謹求是的科學态度以及學術道德底線;二是科學研究的核心是選題,要選擇值得研究、有能力有條件研究并自己感興趣的課題;三是創新是科研的靈魂,交叉學科、類比方法、集成研究都是創新的基本方法。講座為環境學科的同學們探索研究方法、培養創新思維打開了思路。

第三講是由88858cc永利官网圖書館副研究館員張甯老師精心準備的“借助科研工具打造高品質論文”的相關幹貨。張老師為同學們介紹了文獻管理軟件、圖形工具、數據清洗工具和萬能工具Python等多種科研工具的相關知識、使用方法,并貼心地附上了獲取途徑和學習資源。講座上,張老師以生動的類比拉近了Python與大家的距離,希望同學們不要畏懼這一功能強大的萬能工具,張老師表示,善用科研工具不僅能提高科研效率,還能增強文章的科學性、專業性,為同學們埋下了“手中存美物,文章皆美”的種子。

第四講是由沈煥鋒副院長講授的題為“地學領域的科學研究方法與創新思維”的講座。沈教授為同學們介紹了國際知名學者吉姆格雷的科研四範式以及國内知名學者宋長青提出的地理學新四範式,沈教授認為在現今大數據時代,實證範式與大數據範式的結合十分重要,大數據存在假象,需要數據驅動與實證研究相結合才能更好地發揮大數據的價值。最後沈教授也對同學們提出了要勇闖“文獻關”、在學科交叉融合下尋找錯位優勢、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互相促進、提高自主學習意識的期許。講座為地學領域的同學們探索研究方法、培養創新思維指明了方向。

第五講轉換了報告視角,請來了2016級地理學優秀直博生黃俊龍為初入研究生大門的同學們分享“研究生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寫作技巧”。黃同學以生态學與地理學類論文為例,通過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法生動有趣地講解了論文中各個部分的寫作範式。例如讨論部分,第一段應高度概括主要工作和貢獻之後回應伏筆,圍繞引言提出的問題分段讨論,每段段首點明主要論點,段尾總結主要依據,并讨論所得結果與前人研究的異同及其可能原因,最後寫明本文創新之處與在領域内的廣闊應用前景,為同學們的論文寫作提供了詳盡的寶貴經驗。

第六講是由香港理工大學Eddie Chi Man HUI教授帶來的“論文投稿期刊的重點建議”。教授針對如何找到對的期刊、修改後再審的看法、如何響應所有審閱者等方面展開了報告,在尋找投稿期刊時,應做好資料搜集工作,浏覽研究領域内的高被引論文,觀察這些論文是否集中發表于某特定期刊,并檢視期刊的引用報告和影響力指數。關于修改後再審或重大修改,教授認為通常是好消息,這表示已經取得與該期刊編輯讨論的空間,應該客觀處理通知郵件内容。最後教授提出,不論審閱者的建議多瑣碎,務必要以适當的語氣響應全部的内容,為同學們順利投稿提供了珍貴的建議。

第七講是由同濟大學關小紅教授帶來的題為“規範的科研表達——那些會讓你忽視的細節”的講座。關教授從論文發表的重要性、《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直接拒稿的典型案例分析和個人經驗三個方面,對環境領域SCI論文寫作的規範表達及其細節進行了交流探讨。講座上,關教授為同學們指出了許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如有效數字的規範書寫、圖表的适宜數量、坐标軸範圍的合理設置、排版配色的美觀等等,為同學們打磨規範的高品質論文做好了良好的鋪墊。

第八講是由香港大學何深靜教授帶來的題為“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城市研究進展”的講座。何教授從勾勒中國城市研究領域認識推進的全貌、指出現有城市熱點主題研究的缺口及可能出成果的方向、分享《Urban Studies》期刊發表要求、審稿過程等方面展開了精彩的報告。何教授介紹了不同階段的城市化相關熱點議題,包括以實證主義為主導的城市研究1.0階段、側重城市主義的城市研究2.0階段,并指出中國城市研究必須塑造形成自己的範式,加深了同學們對城市研究的理解與思考。
本屆“揚帆計劃”科研素養訓練營至此圓滿成功,從文獻檢索、科研工具、科學研究方法與創新思維、論文寫作、論文投稿、規範化表達和專題研究等方面系統全面地提升了同學們的科研素養與能力,深化了同學們對科研工作的認識,促進了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
文本:錢婧
供圖:資環研究生會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