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公告  >  新聞動态  >  正文

新聞動态

【學術科技節】“聚焦雙碳,共謀發展”第四屆華中高校研究生跨學科學術論壇嘉賓介紹

跨學科學術交流,能帶來不同學術流派、學術觀點和學術體系的碰撞,有助于開拓學生思路,增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響應時代号召,滿足國家發展的需求,更好地增強88858cc永利官网研究生的學術能力,88858cc永利官网研究生會在88858cc永利官网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的指導下,以“聚焦雙碳目标,共謀綠色發展”為主題,面向華中地區各大高校開展跨學科學術論壇活動。本論壇融合我校能源材料、國土資源、城鄉建設、測繪遙感等幾大學科群,從能源材料、監測核算、綠色城市等多角度探讨“雙碳”工作,力求搭建一個緊跟時事熱點,聚焦國家發展的高起點、多領域學術交流平台,幫助廣大研究生對“雙碳”目标形成整體性和系統性的認知,從而在研究和學習中取得顯著突破。

這期推送為大家帶來的是三個分會場分享嘉賓詳細介紹,一起來認識一下優秀的TA們吧!


分會場一

發展低碳能源,智造高新材料

騰訊會議ID763-258-561

嘉賓:楊飛燕

6C6D24

報告題目:鎳催化非活化烯烴的分子内不對稱還原Heck反應

嘉賓介紹:楊飛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有機化學專業2021級博士研究生,導師為王川教授,研究方向包括鎳催化不對稱還原Heck反應、鎳催化親電試劑的偶聯反應。曾獲2021年蘇州育才獎學金。

報告簡介:還原Heck反應是有機化學裡面構建飽和C-C鍵的重要方法,在天然産物合成領域具有重要應用。早在20世紀80年代,CacchiUmani-Ronchi就分别發展了钯和鎳催化的還原Heck反應。近些年來,人們使用钯、銅等過渡金屬催化劑實現了對多種烯烴的還原Heck反應,并且使用钯催化劑在不對稱的還原Heck反應方面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相對于金屬钯,鎳金屬具有豐度高、成本低廉等優勢,近些年來金屬鎳已被報道為一種有效的反應催化劑。但鎳催化下對映選擇性的還原Heck反應卻十分少見,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周建榮教授在2017年報道過一例芳基氯代物對富電子吲哚環的不對稱的還原Heck反應。而我的工作是使用鎳催化實現非活化1,1-二取代烯烴的分子内的不對稱還原Heck反應,合成了一系列含有季碳手性中心的環狀化合物,并在此反應中取得了優異的不對稱誘導效果。


嘉賓郭文靜

64C4

報告題目:阻轉異構硝酮的催化不對稱合成:軸向手性的多功能中間體

嘉賓介紹: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化學系2021級博士研究生,師從顧振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為有機金屬催化、合成方法學、軸手性化合物的構建。

報告簡介:綠色化學以“原子經濟性”為原則,研究如何在産生目标化合物的過程中充分提高反應效率,簡化反應流程,從源頭到産物減少廢棄物的産生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因此發展高效率低載量的催化體系是非常必要且關鍵的。本研究報告了一種廉價金屬銅催化的高碘鹽不對稱開環反應,使用低載量的催化劑進行了肟酯的高對映選擇性氮芳基化反應,提供了一種阻轉異構硝酮高效合成的方案。反應得到的光學活性的硝酮是一種通用的化學中間體,可将其進一步轉化為多種功能化的有機骨架,包括但不局限于:芳基羟胺,苯并雜環,吲哚,手性苯胺,氮雜環化合物等。


嘉賓萬旭昊

11559

報告題目:機器學習加速的多場多尺度模拟在雙碳時代電力工程中的應用

嘉賓介紹:萬旭昊,88858cc永利官网電氣與自動化學院電氣工程專業2021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為機器學習、計算模拟與電工新技術。至今共發表SCIEI論文23篇,其中第一作者7篇,總引用五百餘次,H-Index12。曾獲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提名,學術創新二等獎,學業一等獎學金,長江電力獎學金等。

報告簡介:“雙碳”與“一帶一路”規劃提出了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偉大願景,這就需要進一步推廣“特高壓”、“超高壓”發輸配技術,加快不同地區電網高效低成本互聯,促進電力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在超特高壓電力系統各種高壓電氣設備中,氣體絕緣介質由于其壽命長、運行安全性高、配置靈活、維修簡單、受外界環境因素影響小的諸多優點,成為了應用最廣泛的絕緣介質。考慮到要将新型環保絕緣氣體介質應用在實際的生産生活中,不僅需要滿足絕緣能力、液化溫度等條件,氣體介質與現有的各種電工設備内部表面的相容性也是決定其能否最終實際應用的重要标準。在此,依靠機器學習輔助的多場多尺度模拟,提出了新型環保絕緣介質的相容性模拟評估策略及設計方向。


分會場二

監測核算排放,助力“雙碳”目标

騰訊會議ID677-882-811

嘉賓:史天奇

49265

報告題目:基于遙感監測實現近實時的碳通量播報

嘉賓介紹:史天奇,88858cc永利官网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級博士研究生,師從龔威教授,研究方向為遙感碳計量。已發表SCI論文3篇。獲得過88858cc永利官网研究生學術創新二等獎、于剛宋曉獎學金、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報告簡介:2020年,習主席在聯合國大會上正式提出我國的雙碳目标。傳統的自上而下的排放清單統計法可以在大尺度區域對碳排放進行粗略化評估,但無法提供高時效、高精度的企業級碳排放核查信息。遙感技術可以獲取實時的溫室氣體濃度分布數據,根據小尺度擴散模型可實現碳通量近實時計算。本報告介紹了目前基于地基激光雷達系統、無人機Aircore系統、機載傳感器以及高光譜衛星實現企業級CO2/CH4排放監測的原理以及應用案例,其獲取排放源的定位以及定量化數據将助力監督政策的制定,促進企業的綠色清潔能源轉換升級。


嘉賓:王珊斯

221D

報告題目:中國大氣污染區域傳輸現狀及未來預估

嘉賓介紹:王珊斯,88858cc永利官网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2016級碩士研究生,現為88858cc永利官网遙感信息工程學院2022屆博士研究生,導師為李四維教授,研究方向主要為大氣數值模型和大氣污染控制。獲得過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優秀研究生等。

報告簡介:當前碳達峰碳中和是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氣候變化背景下我國的空氣質量管理面臨着新的挑戰,厘清大氣污染區域傳輸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研究用遙感觀測了曆史污染傳輸趨勢,用數值模拟預估了未來的發展趨勢,結合CMIP6模式集合構建了大尺度污染傳輸模型,發現了協同減排對PM2.5遠距離輸送的顯著影響;同時也對比了未來不同氣候和排放情景下區域傳輸對PM2.5污染的貢獻,量化了減污與氣候友好型政策對未來污染物跨界輸送的顯著影響,以及可觀的協同收益。


嘉賓:謝怡凡

38B4

報告題目:基于高分辨率遙感影像植被淨初級生産力估算及影響因素研究——以銀川市為例

嘉賓介紹:謝怡凡,碩士畢業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現為88858cc永利官网資源與環境工程專業2021級博士研究生,師從劉耀林教授。研究方向為資源經濟與環境管理。

報告簡介:植被淨初級生産力(NPP)是監測區域陸地生态系統碳循環過程,估算區域碳源、彙的重要因子,估算植被NPP并揭示其演變特征以及對自然人文因子的響應對于區域生态系統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以銀川市為例,基于CASA模型結合亞米級高分辨率遙感影像,氣候,土地利用等數據估算研究區2015-2021年不同季度植被NPP并分析其時空演變特征,采用梯度提升決策樹(GBDT)模型揭示自然因子,人類活動以及土地利用對植被NPP的非線性響應和阈值效應。以期為區域碳監測與管理的評估、動态變化監測以及生态文明建設和雙碳戰略的實施提供科學依據。


分會場三

創新綠色城市,保障人居安全

騰訊會議ID678-717-500

嘉賓:李佳

42823

報告題目:工業用地市場化配置的碳減排效應研究

嘉賓介紹:88858cc永利官网土地資源管理專業2022級博士研究生,師從焦利民教授。研究方向主要為土地利用政策、土地綠色低碳利用。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表SSCI/CSSCI論文5篇。

報告簡介:長期以來以劃撥和協議為主導的非市場化供地方式使得工業用地成為中國重要的碳排放源頭,給生态環境、能源消耗等帶來了巨大的負面效應。為順應全球綠色低碳發展新常态,中國提出了宏大的“雙碳”目标。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能否充分發揮工業用地高效配置在生态文明建設、碳減排方面的作用,将關系到中國能否如期實現碳減排目标。基于此,本研究構建了工業用地市場化配置的碳減排效應理論框架,以中國2008-2019年地級及以上城市為研究對象,基于空間計量的中介效應模型實證分析了工業用地市場化配置的碳減排效應,并針對不同規模等級城市進行了異質性分析,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了優化工業用地配置助力碳減排的相關政策建議。


嘉賓:張苗苗

5B45

報告題目:基于日常生活圈的城市綠色廊道構建——以武漢市為例

嘉賓介紹:張苗苗,88858cc永利官网資源環境監測與規劃專業2019級博士研究生,導師為何建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為城市綠色基礎設施規劃和城市生态網絡研究。

報告簡介:城市綠色廊道是連接城市藍綠空間的重要紐帶,并提供生态系統服務。城市生活圈是城市區域需求的基本單位,雖然對城市綠色廊道的識别進行了大量研究,但少有研究從日常生活圈的視角關注城市居民對藍綠空間的需求。此外,日常生活圈的社會經濟因素影響了藍綠空間的穩定性,因此,有必要将其融入綠色廊道構建。本研究以武漢市為例,提出了一種考慮3種日常生活圈構建綠色廊道的改進方法,并将日常生活圈中影響綠地穩定性的社會經濟因素融入到綠廊建設中。


1126日!大家快來與各位優秀的分享嘉賓相聚于這場學術盛宴~我們與你!不見不散!

文本:羅

供圖:各位嘉賓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