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公告  >  新聞動态  >  正文

新聞動态

“兩學一做”尋紅色基因 “一帶一路”展珞珈風采暨“弘揚紅安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将軍故裡教育實踐活動成功開展

2017年9月10日,88858cc永利官网環境類2016級博士研究生黨支部、地學土管類2016級博士研究生黨支部及環境工程專業(學術學位)2016級碩士研究生黨支部成功開展了“兩學一做”尋紅色基因“一帶一路”展珞珈風采暨“弘揚紅安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将軍故裡教育實踐活動,共計33名正式黨員、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參加,此次活動依托三個支部聯合申報并獲批的88858cc永利官网2017年學生黨支部“活力創新工程”之“兩學一做”尋紅色基因、“一帶一路”展珞珈風采(HLCXGCY1702)重點項目。

10日早上7:50分全體支部成員于資環學院大樓前集結,8:00整,乘坐88858cc永利官网校巴準時出發,10:30分安全抵達“将軍故裡”紅安縣七裡坪鎮。

盡管活動當天下着暴雨,卻絲毫沒有影響到大家接受革命教育的熱情。全體黨員集體參觀了鄂豫皖蘇區早期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七裡坪鎮長勝街。七裡坪工會舊址、列甯市蘇維埃合作飯堂、蘇區茶館、鄂豫皖蘇維埃銀行、鄭位三革命遺迹陳列館、列甯市經濟公社、鄂豫皖特區蘇維埃郵政舊址、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列甯小學、七裡坪革命紀念館等革命遺址訴說着那段血與火的光榮曆史。全體黨員參觀了舊址群内陳列的工作實物和還原的生活場所,認真觀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了解革命根據地從建立、發展到壯大的曆史過程。胸前佩戴黨員徽章,全體支部成員沿着先烈們的足迹,感受着歲月的滄桑,接受着心靈的洗滌。在了解到革命先烈不畏艱險、出身入死的革命曆程後,黨員們紛紛由衷地感歎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深刻地體會到了紅安精神在新時期的偉大意義。

弘揚紅安精神,就是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永遠跟黨走;弘揚紅安精神,就是要求我們必須加快發展,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弘揚紅安精神,就是永葆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着力轉變幹部作風;弘揚紅安精神,就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着力解決民生問題……

作為在校博士生和碩士生,吾輩更要時刻銘記曆史,緬懷先烈偉績,弘揚紅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進一步錘煉黨性修養。同時,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與個人的前途緊密聯系起來,将紅安精神植入到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來。在科研學習中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竭力創新,生活中艱苦樸素、勤儉節約。以全新的面貌立足現在,展望未來,早日學成報效我們偉大的祖國,為人民服務。

通過此次教育實踐活動,全體支部成員緬懷了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和崇高風範,增強了遠大的革命理想,堅定了為共産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信念,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共産黨員所擔負的使命和責任。同時加強了三個黨支部間的交流,增進相互了解,加深了支部成員之間的友誼,增強了凝聚力與戰鬥力。

全體支部成員于下午6時安全返校,至此,本次“兩學一做”尋紅色基因 “一帶一路”展珞珈風采暨“弘揚紅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将軍故裡教育實踐活動圓滿收官。

據悉,紅安,原名黃安,位于大别山南麓鄂豫兩省交界處,七十八年前,一群年輕的共産黨人領導當地的農工發動了史稱“黃麻起義”的武裝暴動,并以此為中心建立了鄂豫皖蘇維埃紅色政權。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和紅二十八軍三支紅軍主力部隊在此誕生,是全國僅次于井岡山的第二大根據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曾被命名為“列甯市”。整個戰争年代,共有14萬紅安兒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從這片被血染紅了的土地上,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兩任共和國的國家主席,以及鄭位三、韓先楚、秦基偉、徐深吉等威名顯赫的223名共和國将軍。全鎮有以“長勝街革命遺址遺迹群”為主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十餘處,有鄂豫皖特區蘇維埃革命法庭、工會、銀行、黃麻起義會場、中共黃安縣委駐地、紅軍經濟公社、列甯小學等。在七裡坪鎮後山上建立了紀念碑,碑上镌刻有董必武手書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

1924年就建立了共産黨的組織,1927年11月,中共黃(安)麻(城)特委根據中央“八七”會議精神,發動了著名的黃麻起義。起義部隊在在七裡坪誓師,經過了激烈的戰鬥攻克了黃安縣城,成立了黃安縣農民革命政權,并建立了中國工農革命軍鄂東軍。1929年,鄂豫根據地形成,七裡坪成為根據地的中心;1930年七裡坪也被改名為“列甯市”。同年秋在此召開了鄂豫皖邊區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選舉了蘇維埃政府成員。1931年11月,在七裡坪組成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總指揮為徐向前,陳昌浩任政治委員。

供圖:張揚、劉以、萬亮、銀超慧、蔣惠夢;通訊員:王彥聞、蔣惠夢)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