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5日下午,珞珈資源環境講壇第四十二期在88858cc永利官网220報告廳成功舉辦。張翔老師就志願地理信息處理為主題,進行了分享。

志願地理信息(VGI)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數據源,它具有類型豐富、體量大、更新快、來源廣等特點,世界各國地理信息從業者和專業地理數據提供方都對其寄予厚望,希望能夠成為現有測繪數據的重要補充。然而,由于VGI大多是由非測繪專業人員進行采集,人們對VGI數據的質量和可靠性一直存在疑惑。張翔老師從數據質量和VGI與專業數據集成更新方面例證VGI信息處理的進展,并讨論其未來的發展問題。VGI數據包括自動(志願)貢獻數據和被動(自發)生成數據。前者以衆包POI、OpenStreetMap、Wikimapia等為主,後者以簽到足迹、手機信令、GPS軌迹等為主。
案例一是VGI數據質量的研究與進展。OpenStreetMap的數據是可以被大家自由修改的,數據的質量和完備性。基本思路源于開源社區的Linus定律,在共享的公開平台上,由用戶群體對數據進行監督和管控。OSM數據不能用于導航,因為用戶上傳的數據不統一,并且錯誤率較大。而通過地理學方法,設定規則,可以檢測OSM信息的正确性和一緻性。案例二是對VGI與專業數據融合與更新研究進展,包括以OSM為源的變化探測和MRDBs下的增量級聯更新(增量綜合)。對同一體系内的跨尺度變化對比,研究其變化探測,結論可得:綜合以合并為主,無邊界mismatch問題,跨尺度變化探測。
最後,張翔老師對VGI數據進行了總結與展望。傳統測繪數據由測繪部門生産,通過規範标準、生産過程、質量控制下長時期形成的人們心中公認的質量品質保證的數據。而VGI數據則是在國際人道主義的觀點下自發生成,是個體或社會活動的副産品。VGI存在雙重功效,一是作為基礎測繪的重要補充,二是作為觀測人類行為和社會活動的透鏡。VGI開放性在初期可以吸引各種背景的貢獻者實施利他主義,但一旦建立了VGI穩固的依賴關系(當VGI成為非常有價值的産品),VGI的開放性會對依賴方(基礎測繪)産生潛在的威脅。因此需要對數據進行更好的監管和應用。
文本:陳佑淋
供圖:黃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