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滄桑
嘗望穿牆,愁斷腸,盼音信,兩彷徨;
今,改革四十載,通信全覆蓋,
一縷相思斷腸,融釋在熒屏兩旁。
嘗衣補紡,飯粗食,栖殘房,素凄涼;
今,改革四十載,各樣衣食住,
一戶小康家庭,誕适在世紀兩方。
曾立竈旁,神怅惘,望歸期,心茫茫;
現,改革四十載,交通快便捷,
一場重逢南夢,化實在站台兩行。
曾幾輾轉,尋真知,仕途微,誠恐惶;
今,改革四十載,信息狂爆炸,
一期師自妙旅,掇拾在虛真兩堂。
2019年1月9日(追念)——吳雲松
如果讓我用生動的語言描述改革開放之于中國的意義,我想說,改革開放就像:
一股東風,于料峭凜冽裡,萌動了含苞的花蕾;
一場春雨,從凋敝枯黃裡,朦胧了嫩綠的土層;
一聲驚雷,在萬籁死寂裡,驚醒了蟄伏的生靈;
一道閃電,從烏雲蔽日中,開辟出了晴空萬裡。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在偉大的中國共産黨的帶領下,我國實在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變。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聆聽新時代資環團委青年的聲音。
張今:
改革開放四十載,資環青年擔未來。從小崗村到全中國,改革春風依然吹滿地,争氣的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将上世紀被全世界認為近乎瘋狂的改革,實踐為史上最出色的改革之一。作為時代新青年,如果我們為已經取得的成就過于驕傲,那是比較渺小的,更值得驕傲的還在後頭。我們應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跟黨走,在改革開放的潮流中鍛煉自我,力求于建設祖國事業中出更多的力!
——學生團委副書記 張今
改革開放已經四十周年了,吾輩都是都是在新世紀中成長的人,享受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這個曆史背景就和時代使命就要求我們既是受益者,也是他的繼承人,我們以後是要對這項偉大工程負責的,新時代的年輕人。所以我們的擔子很重,時代的發展對我們的提出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守成難,開創更難,我們青年人、青年團員、青年團員幹部都是始終在内心中把自己的責任放到首位。
——組織部部長 羅東輝
孫天台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我們看到的是國家日新月異的變化,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幸福安康,不論是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還是月球背面的着陸,從中我們都能看到中華兒女的不懈努力;不論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還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從中我們都能看到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這些壯舉和成就來自于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緻,奮發向前,在未來我們更要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加速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青年一代,我們是感受最深的見證者之一,也是收獲頗豐的受益者之一。中國的經濟發展的一次次突破,人民生活水平的節節提高,使我在感歎過往的同時,也對祖國的未來充滿着美好的憧憬。改革開放,讓未來發展不可思議。我相信,在不遠的将來,我們将見證中國夢的實現。
——團委宣傳部部長 賴林玉
改革開放四十年裡黨政思想起到了很大作用。習近平總書記說的四個意識在學生工作中同樣适用。秘書處的成員要有四種意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政治意識是團學骨幹堅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時刻反省自己作為團學骨幹是否品學兼優。
策劃書的起草所體現的是大局意識,把握活動的流程,吸取前人的經驗,作出合理安排,敢于質疑,敢于打破,敢于建立方難能可貴。
核心意識則表現在一心雙環,學生會是周圍繞着團委開展工作,在思想上認同核心、在政治上圍繞核心、在組織上服從核心、在行動上維護核心。
看齊意識是向部門裡優秀的同學看齊,向其他部門優秀的同學看齊,向優秀的學生會看齊。改革開放四十年的輝煌由我們這一代團學骨幹繼續書寫。
——團委辦公室主任 周宇氚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來,我們深深受益于其豐厚的成果,無論是經濟文化還是民主政治,我們都見證了奇迹般的發展。這對于我們來說既是民族之幸,也是國家之幸,更是我們身為中華民族一份子的幸運。我們應當在這份受益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堅持走中國道路,弘揚中華精神文化,凝聚民族力量,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
身為團委的部長,我更應該以身作則,在工作中和部委們分享有關改革開放的成果,讓他們在耳濡目染中也能感受到一份喜悅與自豪。同時也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廣大青年的要求,嚴謹對待工作,對待學習,對待團委。
——社團指導中心主任 吳博頔
從鄧小平“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到“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再到“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每一屆黨中央領導班子都提出了人民最關心的問題、中國面臨的最關鍵問題。還記得當初思政課背到這些時,總是不理解,沒有意識到每個時期中心工作的變化,後來,尤其是十八大到十九大的五年間,能親身感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革,而且改革開放比四十年前更加深入、影響更為巨大。在學校裡有從沒有見過的智能設備,有無條件的科研支持;在家裡每年都在不知不覺中添置新家具,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改革開放的四十年裡,我見證了後二十年的變化,已深深被其折服,這場轟轟烈烈的大覺醒真的做到了讓巨龍騰飛。我無限期盼着、也有信心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日子将随着改革開放的步伐越走越近!
——88858cc永利官网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學習會會長 馬天宇
四十年,絲綢古路的聲聲駝鈴,鋪展着綠水青山的水墨丹青;
四十年,港珠澳大橋橫跨天塹,輝映着奧運聖火燃燒的烈焰;
四十年,穿梭雪域天路的嘹亮車鳴,在三峽挺拔身軀裡綻放着汗青;
四十年,墨子蛟龍玉兔的雄渾合唱,在東方明珠塔尖閃爍着光芒。
有了前輩的開拓,我輩定将堅定地接過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接力棒,讓改革開放大業在新時代綻放出更耀眼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