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團委公布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表彰名單,由朱聯東老師指導的我院本科生“返鄉一葦以航實踐隊”榮獲湖北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學院團委書記華翔老師獲評先進個人。
2020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學院團委圍繞“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決戰脫貧攻堅,投身強國偉業”主題組織開展多項社會實踐。其中的一葦以航實踐隊通過問卷調查、參觀走訪和實地調研等多種形式開展水資源調研,實踐隊成員覆蓋全國13個省級行政區,各小隊認真完成實踐報告和實踐論文,談感想、提建議、發号召,在實踐中增進了對家鄉的了解和認識,充分發揮實踐育人實效。
收集文獻,聚焦家鄉水情
龍南的水環境如何?帶着這個問題,一葦以航龍南小隊開啟資料搜尋之旅。他們沉浸圖書館,翻閱大量文獻,于《龍南縣志》了解龍南的三江彙流、洪多澇少情況;正值淮河汛情,發揮重要作用的颍河吸引到阜陽小隊的注意,他們通過網站、圖書館提供的資源,發掘了颍河的前世今生,為正式開展調研工作做足準備……“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有了充足的資料支撐,隊員們在調研路上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龍南縣志
颍河閘鳥瞰圖
聯系群衆,了解家鄉水況
走進群衆生活,關心水質狀況。北京小隊、銅陵小隊、成都小隊成員積極與水體周邊居民展開互動,發放問卷或面對面交流。在居民喜悅的面容中,小隊成員看到了家鄉河水水質逐步改善的美好前景;而人們緊蹙的額頭上,小隊成員讀出了水質的不理想和亟需改善的現狀。居民們與家鄉的深厚感情,道出了他們對家鄉河流和周邊環境的殷殷企盼,而小隊成員們也獲得了實踐報告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同時,走入基層讓隊員們充分意識到實踐的意義,“接地氣”的才是最好的。
北京小隊成員發放問卷
調研實地,掌握家鄉水質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地調研是實踐的核心内容。查閱了豐富的資料,小隊成員對家鄉河又進行了實地走訪。湘潭小隊成員沿湘江漫步,觀察沿岸水質,取樣調查;嶽陽小隊成員走進洞庭湖,走訪周邊,了解治水策略;龍岩小隊成員往返于上下遊之間,深感河流治理之效。通過走訪,隊員們對家鄉河的認識以不僅僅局限于以往的印象,而是在污染防治和水質改善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也牽起了隊員們與家鄉之間的情感紐帶。
龍津河
洞庭湖
探訪機構,知曉家鄉水策
為使成果更加完善,隊員們不僅僅局限于自身所看所感,也與專業部門取得聯系,獲取了當地有關水資源和污染防控的一線信息。在榆林小隊成員與環保局工作人員的溝通中,改善媒體宣傳、認真回複每一位留言的熱心市民是當地環保局立足服務群衆的有效措施;在大連小隊成員與環保科技公司經理的交談中,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個為海水污染治理而奔波的身影;在新餘小隊成員對水利局工作人員的采訪中,“河長制”作為關鍵詞被提及,針對性的治理方案體現了當地對待水污染科學嚴謹的态度。知曉了家鄉水資源有關的政策,隊成員們也建言獻策,提出了自己對家鄉河的一份關心與期望。
榆林市環保局
返鄉一葦以航實踐隊深入實地調研,結合自身專業開展實踐活動。隊員們不畏酷暑,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規定,完成了一份份内容豐富的實踐成果,以實際行動為祖國的綠水青山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