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閉幕,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學院團員青年熱切關注兩會的召開,并在全院掀起讨論熱潮。彰顯了新時代青年關心國事、以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為己任的深厚的家國情懷。
2017級本科生吳雲松:疫情防控常态化,非常時期的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将“人民至上”的理念生動诠釋。人民至上,就是要“不惜一切代價”保護生命。派駐專家團隊,調控物資平衡,斥資研究藥物,撥款築建醫院,黨和國家以實際行動與疫情争搶時間,與死神争奪生命,彰顯了誓死捍衛各族人民生命的決心。
2018級本科生蘇靖翔: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是十三五計劃工作成果的驗收之年,是脫貧攻堅、精準扶貧工作至關重要的一年。我們所取得的各項成就都在表明,我們正走在正确道路上。兩會的召開,為我們如何打好疫情防控戰指明了方向,找到了新的國際背景下國家發展進步的方針政策,描繪出下一個五年攻堅克難的宏偉藍圖。身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當為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2018級本科生沈雪松:這次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村更是給予了特别的關心,給予了所有仍在農村的貧困人口戰勝貧困巨大的信心。從泥路到石子路到柏油路,曾經我所生活的貧困縣,已經煥然一新,我想我們必然可以戰勝困難,戰勝貧困。時時刻刻跟着黨走,我們必然可以打通“最後一公裡”。
2017級本科生張今:全國兩會的召開牽動着我們所有中國人民的心,它代表着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也是中國民主的體現。從引起百姓熱議的《民法典》,到年底全面脫貧的曆史壯舉,無一不體現着中國民生問題的不斷完善。對我們而言,也看到了中國在疫情抗擊中的民族凝聚力,看到了國際形勢為中國經濟、科技革新帶來的契機。
2017級本科生孫桢雅:在特别時期的兩會上,近5000名代表委員集思廣益為人民謀福祉。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貫穿的一條主線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人民”二字意義十分重大,兩會的召開不僅讓我們看到了我國的飛速發展,也讓我們深刻理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
2018級碩士研究生付樂宜:七十一年砥砺奮進,我們的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仍需彙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需要廣泛凝聚共識、不斷增進團結。這是特殊的一年,是開局艱難的一年,卻也是振奮精神、砥砺意志的一年。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思想上,我們理應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高遠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為社會作出表率;學習生活中,要拿出勤奮創新的态度,多下苦功、多練真功,做到腳踏實地;未來的成長道路中,要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樹立高遠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國情懷,努力做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有貢獻的中流砥柱。
2018級博士研究生劉威:作為一名碩士研究生,我全程觀看兩會直播,其中最令我觸動的是李克強總理做的政府工作報告。相比往年,這次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并不算長,但是報告中的大多數内容都和民生相關。總理報告中關于物價、養老、環保、就業、醫保等一系列人民最關心的話題,讓老百姓看在眼裡,高興在心裡,也讓人更加明白了中國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态度。作為一名研究生黨員,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要緊跟黨的步伐,努力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兩會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艱苦奮鬥,強化責任,最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今年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的曆史交彙之年,阻擊新冠肺炎疫情,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學院團委号召,新時代青年要積極響應黨的政策方針,從偉大抗疫鬥争中汲取力量、堅定信心,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新時代展現新姿态,用新作為譜寫新篇章,為學校、國家未來貢獻青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