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交流  >  正文
學術交流
台灣師生一行22人來我院交流
發布時間:2017-07-12 09:02:03     發布者:yml     浏覽次數:

7月2日-9日,台灣成功大學、嘉南藥理大學、中興大學和清華大學師生等一行22人來我院進行學術交流。

本次活動分為學術研讨和參觀考察兩個環節。7月3日上午,學院舉行了簡短的歡迎儀式,院長杜清運教授、環境工程系主任王祖武教授,以及學校港澳台辦公室張娟主任和杜斐老師出席。杜清運院長、張娟主任和成功大學黃耀輝教授先後緻辭,雙方表達了進一步交流與合作的願望。環境學科林恒、李進軍,吳峰和張晖等教師及相關實驗室的學生參加了歡迎儀式及随後的學術交流。

歡迎儀式過後進入學術研讨環節,嘉南藥理大學廖志祥教授首先作了題為“Technology-driven model for national caron emission analysis”的學術報告。在報告中,廖教授在綜合人口、經濟和技術等影響因素的情況下,建立了一種預測區域碳排放的模型。他以台灣地區為例,利用兩種較為合适的模型預測台灣的碳排放。該模型的應用,對于預測碳排放的強度,并及時做出預防與控制有着非比尋常的作用。與此同時,廖教授還對該模型的推廣進行了展望,他認為該模型适用于各種區域環境,而且可以用于預測其他污染物(如VOCs等)的排放。

随後幾天,兩岸同學就污染控制、資源回收與環境管理等議題進行了深入地交流。台灣地區13名同學,以及我院11名同學分别報告了各自的研究工作。最後,成功大學黃耀輝教授作了題為“FBHC水處理技術對産業發展的影響”的報告。黃耀輝教授研究團隊針對傳統混凝技術的不足,研發出一系列流化床結晶沉澱技術,并在此基礎上研發出流化床均質無核結晶技術,将該技術與Fenton技術結合,形成流化床Fenton技術,并成功應用于實際廢水的整理。

研讨會後,台灣師生分别對武漢東湖和三峽等地的水環境進行了實地考察。7月9日,黃耀輝教授和廖志祥教授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本次交流活動圓滿結束。

據悉,這是我院連續第三次承辦的對台學術交流項目。

信息服務
學院網站教師登錄 學院辦公電話 學校信息門戶登錄

版權所有 © 88858cc永利官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29号 郵編:430079 
電話:027-68778381,68778284,68778296 傳真:027-68778893    郵箱:sres@whu.edu.c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