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高效和可控的材料制備技術是現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納米空心材料因其優異的傳質特性、獨特的“可呼吸性”結構、高的抗應力特性和高的反應活性而成為了材料科學研究的熱點,并在吸附、新能源和醫用等方面有廣泛而重要的應用。但是納米空心材料的應用受制于其複雜和苛刻的制備工藝,其制備往往涉及多步驟的模闆制備-殼核結構構建-模闆去除的流程。
88858cc永利官网汪的華教授團隊在納米空心材料的熔鹽電解可控制備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Electrolytic Formation of Crystalline Silicon/Germanium Alloy Nanotubes and Hollow Particles with Enhanced Lithium-Storage Properties”為題于5月12日在國際頂尖化學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在線發表(SCI影響因子11.261),論文鍊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602653/full。論文第一作者為肖巍博士。
汪的華教授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将熔鹽直接電還原固态化合物這一材料制備新方法與材料科學的經典理論“納米柯肯達爾效應(Nanoscale Kirkendall Effect)”有機結合,成功通過熔鹽電解固态混合物,一步無模闆可控制備了納米空心材料。該創新方法為發展經濟高效的熔鹽材料制備技術提供了科學依據,并為高附加值的納米空心材料的可控制備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該項目還受到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湖北省資源與能源可持續利用技術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武漢市晨光科技計劃的資助。
版權所有 © 88858cc永利官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29号 郵編:430079
電話:027-68778381,68778284,68778296 傳真:027-68778893 郵箱:sres@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