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Map杯第二十屆全國高校GIS大賽全國決賽近日在京舉行,我院學生在本次大賽中獲得多個獎項,創曆年最佳。其中作品《地下綜合管網管理與分析系統》獲開發組全國特等獎,《中國農村女性發展地圖集》、《潮起長三角,夢圓繁昌地-我看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和《長江經濟帶中“碳”的旅程》3部作品獲制圖組全國一等獎,《基于生态系統服務指數的粵港澳大灣區土地利用空間沖突測度、評價及情景預測》獲分析組全國一等獎。除一等獎外,還有11組作品分獲不同組别的全國二、三等獎,另有優秀獎若幹。
開發組特等獎作品《地下綜合管網管理與分析系統》的獲獎團隊由研究生李燚,本科生盧玉祥、周澤睿、孫銘澤組成,胡海擔任指導老師。作品着眼于地下管線管理,緻力于解決當下“馬路拉鍊”問題,以三維生成功能為基礎,下設爆管模拟,連通分析,斷面分析,追蹤分析,統計分析等幾大基礎功能,使用桌面端Web端兩種方式對管線進行管理,用GIS新技術助力于政府管理與城市建設。
制圖組一等獎作品《中國農村女性發展地圖集》的獲獎團隊由本科生梅子、蘭峪、章瑩和王藝涵組成,田晶和黃仁濤擔任指導老師。作品以中國農村女性這一弱勢群體為研究對象,分别從健康、教育、經濟、社會保障和環境這五個方面切入,呈現農村女性的發展狀況并總結存在的問題,為後續農村女性的發展方向和重點起到提供參考、輔助決策的作用,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制圖組一等獎作品《潮起長三角,夢圓繁昌地-我看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獲獎團隊由本科生迪力阿熱、周映希、夏雨婷組成,翁敏和黃麗娜擔任指導老師。參賽作品選題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長三角地區包括上海,江蘇,安徽,浙江三省一市,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作品通過介紹長三角發展的總體情況和未來規劃,并聚焦高速鐵路、創新産業、綠色生态三大領域,制作系列專題地圖,體現長三角地區“一體化”與“高質量”協調發展的欣欣向榮景象。
制圖組一等獎作品《長江經濟帶中“碳”的旅程》的獲獎團隊由本科生王燦、劉宜萱、趙子怡、曾佳怡四人組成,黃麗娜和翁敏擔任指導老師。作品着眼于長江經濟帶這一制圖區域以及“雙碳”政策,從碳的起源、利用、排放、回收四個角度探讨長江經濟帶生态與發展狀況,诠釋碳循環全過程,宣揚減排、固碳、碳彙等舉措的科學内涵,弘揚綠色環保的科學精神和思維方法,力争使得大衆理解碳循環過程,認識到碳減排、碳增彙等的重要性。
分析組一等獎作品《基于生态系統服務指數的粵港澳大灣區土地利用空間沖突測度、評價及情景預測》的獲獎團隊由本科生韓震東、楊若樨和範祎童組成,周曉豔擔任指導老師。作品聚焦于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從生态學視角出發,對該地區20年跨度上的空間沖突進行測度與評價;并根據土地利用現狀和相關驅動因子,模拟自然發展、耕地保護和生态保護三種情景下的土地利用變化情況,預測2030年該地區的空間沖突格局,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用地規劃和生态環境保護提供了理論參考。
SuperMap杯第二十屆全國高校GIS大賽從2022年3月開賽到11月決賽,曆經7個多月時間,吸引了來自國内所百所高校的4000餘名學生參與。今年恰逢大賽舉辦第二十年,故主題定為“20,當燃不凡”。參賽同學針對當前社會熱點需求,應用GIS領域前沿産品和技術,開發出各種創新應用,在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等多方面都呈現了較高的水平。作品選題涵蓋自然資源信息化、智慧城市、環境保護領域。我院積極組織老師和學生參賽,繼續将賽事培訓開設為第三學期課程,以學促賽,以賽促學,幫助學生更深入了解專業領域的新技術和新應用,提高了學生專業理論的實際運用水平,以及解決行業與社會熱點問題的能力。
版權所有 © 88858cc永利官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29号 郵編:430079
電話:027-68778381,68778284,68778296 傳真:027-68778893 郵箱:sres@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