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下午,88858cc永利官网第二屆學院開放日活動在院辦220報告廳開幕。院長沈煥鋒教授緻歡迎辭,他對在開學第一天來到我院參加活動的同學們表示熱烈的歡迎, 這些同學來自我校 17個學院,還有來自武漢市重點中學的高中生。副院長何建華教授以“綜合性大學中的綜合性學院——複合人才培養的搖籃”為題,對學院專業特色以及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詳細解讀。黨委副書記馮丹老師對學院轉專業相關政策進行宣講,并對學院出國交流項目進行了介紹。與會師生還觀看了學院招生宣傳片和環境專業創新科研視頻。開幕式結束後,同學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分八個點進行了參觀學習。
1.無人駕駛汽車展示
友誼廣場上,停放着一輛小型的四輪車,搭載着各式各樣的傳感器件和一台電腦,在此等候的蔣子捷博士介紹了各傳感器的名稱、作用和原理并進行了無人駕駛功能展示:包括主動轉向躲避行人、自動選擇車道等,同學們興緻盎然。
2.空天地網感知地理世界
一走進實驗室,入目的便是多樣的精密設備,曾超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了用于檢測數據的地理信息系統,并展示了部分地區溫度、空氣質量檢測等的數據,随後向同學們介紹了各種用于采集信息的設備,各式無人機有着不同的作用,協調合作收集了實驗室所需的數據,展示着地理信息科學的魅力。此外,老師還向我們介紹了無人機的構造與許許多多的相關知識,同學們受益匪淺。
3.地圖從全息到平面
同學們先是駐足于實驗室門口,楊敏老師指着牆面上的立體地圖,讓同學們尋找自己家鄉對應的位置,而後有序進入實驗室,看到了琳琅滿目的地圖作品,老師也在講解一幅幅地圖的由來,讓同學們感受到地圖制圖學的魅力,緊接着老師展示了全息化的清明上河圖,畫上的人們栩栩如生,更是讓同學們體會到了信息與圖像的結合多麼迷人。
4.環境科學工程共享平台
在環境科學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實驗室中,同學們被展現在眼前的各式各樣精密而又專業的實驗設備所震撼,看到認真工作的研究人員以後也不由得發出源自内心的尊敬與仰慕之意。參觀實驗室的過程當中,負責且熱心的吉冰冰老師逐一向大家介紹了實驗室的硬件設施、人員構成、工作内容等一系列,同學們結合着耳中聽到的講解與眼裡看到的内容,對環境科學工程的理解又加深了幾分。
5.蝦殼淨水實現變廢為寶
如何實現污水淨化?對環境工程感興趣的同學們在這個環節可是大飽眼福。吳洋博士後對身邊的污水處理裝置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指出水污染主要是由氮元素、磷元素和有機物導緻的,引導大家從微生物的角度思考該污水處理器的原理。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三個處理池相互配合,通過沉澱池就能得到處理後的水了。老師還抛出了一個問題,引導大家思考幾個處理池的區别,以及密閉\攪拌的處理方式各自的作用,讓大家也化身小小科學家,體驗了一把近距離接觸實驗設備的感覺。
曾經被直接傾倒的成千上萬噸蝦殼,搖身一變,成為淨水神器、保濕乳液、止血良藥、實用纖維,實現了“華麗轉身”,它所具有的效果優良、成本低廉的優點決定了其巨大的發展潛力。同學們把經過初步處理的蝦殼、保濕乳液、止血帶、口罩等等相互傳看,感受小小蝦殼合理利用後産生的巨大效益。
6.廬山地質标本
來到地理标本室,代偵勇老師給同學們介紹了礦物的概念并從化學角度解釋了礦物形狀的形成,還科普了岩石的分類以及化石的相關知識。随後老師帶領大家将房間内令人眼花缭亂,目不暇接的美麗标本浏覽了一遍。
從晶瑩剔透的水晶晶簇,到紫色典雅的薔薇水晶,從光滑透亮的冰洲石,到神秘瑰麗的黑曜石,從淡藍夢幻的異極礦,到血紅妖豔的菱錳礦。凡此種種,都帶給同學巨大的視覺沖擊,同時又完美的與高中化學所學的知識重合,令人驚歎。
7.氣候變化研究
如何用對樹木傷害最小的方法對其生長情況進行研究?我們在氣候變化研究實驗室找到了答案。鄭永宏老師用生動形象的講述,向大家展示了野外實地操作中樹木采集工作的進行過程。“這個儀器還能當武器呢!不過,在采集樹木樣本的時候,我們要像這樣把它組裝好,然後從尖端将它鑽進樹幹裡,就可以取出一截樹棍,然後我們像這樣把它固定在木槽上,就可以進行分析了。”老師一邊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講述,一邊親自為大家演示。此後,還向大家介紹了現在采集樹木樣本的新技術,讓同學們大開眼界。同學們按耐不住好奇心,紛紛研究起一旁的顯微鏡來,時不時發出贊歎聲。小小一根木棍,在顯微鏡下觀察後,竟然可以獲得這麼多的信息。
8.地理科學國土資源科研展示
與其說是展示,這個活動不如用“學術沙龍”描述來得更恰當一些。待大家都找好位置後,孔雪松老師帶着飽滿的熱情向同學們展示着地理科學國土資源的内容;同學們積極踴躍地向老師提出了一些問題。在一問一答中,老師将相關專業的知識傳播給了同學們,而同學們則定會憑借着從老師那裡得到的答案去破除迷霧、撥雲見日,為自己日後專業的選擇打下夯實的基礎。
參觀結束後,本次活動還設置了師生面對面交流的環節,參加活動的部分同學就一些感興趣的專業問題繼續與院領導和專業老師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
版權所有 © 88858cc永利官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29号 郵編:430079
電話:027-68778381,68778284,68778296 傳真:027-68778893 郵箱:sres@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