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學院研究生黨員代表赴湖北省潛江市開展“攜手共建、助力重振”活動
發布時間:2021-07-23 22:40:42     發布者:李韓     浏覽次數:


2021721日,88858cc永利官网黨委組織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研究生第一黨支部黨員代表赴湖北省潛江市進行考察學習交流,此次實踐調研也是我院與華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共建、助力重振活動的重要部分,希望通過企業座談、産業鍊參觀、鄉村考察等多重視角,深化産教融合,了解産業發展,探索鄉村振興戰略對農村經濟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

1.尋訪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2021721日下午前往潛江市博物館進行紅色文化的學習教育。在潛江市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有許多革命先烈戰鬥過的痕迹,包括熊口鎮紅軍街等紅色陣地。潛江也是中國共産黨創始人之一、88858cc永利官网校友李漢俊的故鄉,他在建黨初期對黨的貢獻卓著,無與倫比。

2.企業考察座談,深化産教融合。

2021722日上午赴華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學習交流。工作人員介紹了公司的發展曆程,展示了小龍蝦系列、魚制品系列、甲殼素衍生制品等主要産品,并講解了工作車間的運行流程以及産業近況。

座談會上,公司辦公室主任劉時旋介紹了華山模式,即實行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三權分置、土地流轉、農民參與、互利共赢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随後,他與研究生黨員就甲殼素高值化利用、産品開發升級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表示希望加強合作,進一步推動技術診斷、産品開發、成果轉化。學院研究生輔導員李韓表示,校企深入合作、共享共建為雙方産學協同育人、深化創新合作方面具有積極影響,通過開展組織互建、活動互聯,把雙方的人才凝聚起來,促進組織力提升;通過轉化科技成果、聯合培養人才,探索産學研合作機制,推動學院研究生将論文寫在大地上

3.蝦稻共作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22日下午,黃主任帶領實踐隊前往熊口鎮趙垴村蝦稻共作專業合作社基地進行考察,他講解了農戶土地整合以及蝦稻共作産業的生态高效,介紹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對鄉村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合作社停放的多輛勞作車是企業無償提供租借,展現了企業、合作社和農戶三者互惠互利的友好合作關系。考察過程中,實踐隊員充分了解到熊口鎮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好态勢。

4.實踐調研感想:

曹詩翊(資環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

此次潛江華山調研之行收獲頗豐,參觀了蝦稻共建試驗田,對蝦稻共建模式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企業主導,農民參與,養蝦之餘還可以種植大米,賣大米的收入可以用于提供養蝦的各項支出,這種一勞多得的模式保證了蝦稻試驗田的持續運轉,改善人民的生活,真是互惠互利!

劉惠(資環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

武大校友李漢俊當年為探索新中國救亡圖存之路而英雄就義,我們應居安思危,承擔起民族複興的時代重任。華山科技公司将龍蝦養殖、加工生産、外包銷售整合為一體,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提高了潛江龍蝦之鄉的知名度。鄉村重振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要努力奮鬥,為鄉村振興事業添磚加瓦。

黃京(資環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

通過參觀市博物館,了解了潛江曆史發展,瞻仰了校友李漢俊先輩的英勇事迹。赴華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實踐調研,了解了華山模式蝦稻經濟等企業創新途徑。作為一名研究生預備黨員,我意識到在未來的科研工作中,不僅應該聚焦前沿發展,同時也要注重科研成果的落地轉化,以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完成産業的重建複蘇。

劉方恬(資環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

此次潛江行令人印象深刻:全自動高效運轉的龍蝦生産線、天藍地綠的油畫般風景、樸實熱情又健談的潛江人民……潛江人民用雙手創造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政府牽頭搞資本下鄉,将企業與農民聯合起來,充分調動了積極性,也又一次體現出政府切實保障人民的利益。鄉村振興,前景大好!

胡慧(資環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

參觀潛江市博物館讓我了解了潛江的曆史發展,紅色文化的學習使我為黨和人民服務的信念更加堅定。與企業的交流讓我認識到市場經營的艱難,如何将科研成果落到實處,破解技術難題、創新科學發展更是重點。在合作社調研中,我體會到了紮根基層、走進生産一線的必要,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腳踏實地的。

文字:胡慧、曹詩翊、劉惠、黃京、劉方恬

供圖:胡慧


信息服務
學院網站教師登錄 學院辦公電話 學校信息門戶登錄

版權所有 © 88858cc永利官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29号 郵編:430079 
電話:027-68778381,68778284,68778296 傳真:027-68778893    郵箱:sres@whu.edu.c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