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北京大學工學院研究員劉進博士來我院交流
發布時間:2021-04-29 08:51:13     發布者:徐鵬     浏覽次數:


4月28日下午,應我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朱聯東教授邀請,北京大學工學院研究員、國家級青年人才劉進博士,在學院504學術報告廳,帶來了一場題為“微藻甘油三酯和高值産物的生物合成及應用啟示”的學術報告。

劉老師作為北京大學工學院微藻生物技術創新課題組負責人,一直緻力于通過交叉學科前沿科學技術開展藻類資源的基礎及應用研究。微藻已被應用于多種應用領域,包括工業,能源,食品、飼料和燃料等。在本次報告中,劉老師為大家介紹了其在微藻中有關脂類生成(甘油三酯合成)和高附加值産物合成的最新工作,以及為改善目标産品的生産而進行的工程。

首先,劉老師從生物柴油能源問題引入,微藻作為生産柴油第三代來源,由于其光和效率快,油脂含量高,可以成為一種解決能源問題的方式之一。随後,劉老師又講解了微藻的固碳産油能力,從二氧化碳到生物柴油,在微藻的作用下成為可能,不僅可以利用工業産生的廢氣,也能産生生物柴油,實現雙重效益。劉老師介紹道,微藻生物量和産物産量取決于培養條件,與此同時也可以通過調節代謝途徑來提高。另外從分子水平解析微藻脂質代謝途徑,為能源微藻基因改造提供了一些理論依據。

在此基礎上,劉老師又講解了藻類油脂生物合成途徑,以及操控DGAT酶在代謝中的作用。通過操縱DGAT可以提高甘油三酯的含量,而後合成EPA,同時提高EPA的比重,增加高值産物的産量。此外,劉老師指出,關于藻類DGAT研究主要考慮幾個問題,包括“你是誰”(即生物信息學分析),“你有什麼用”(即功能互補、體外以及體内功能分析),“你從哪兒來”(即微藻種類和亞細胞定位研究)和“你要去哪兒”(即過表達/異源表達、工程應用)。

在合成TAG和蝦青素方面,劉老師又介紹了缺氮誘導下的TAG和蝦青素合成調控機制,并講述了提高其含量的代謝工程策略以及面臨的挑戰。最後,劉老師講述了合成産物的儲存位置問題,劉老師表示儲存在油脂中具有許多優點,主要包括儲存空間大、保護作用好等。

精彩的報告結束後,同學們積極向劉老師提問交流,老師就探測蛋白質合成位置、如何進行基因裁剪和移接以及蝦青素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之間關系等等問題給出了詳細解答。通過此次講座,同學們受益良多,就微藻甘油三酯和高值産物的生物合成及應用方面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文本:錢婧、尹志紅

供圖:馮文佩、錢婧、尹志紅

 

信息服務
學院網站教師登錄 學院辦公電話 學校信息門戶登錄

版權所有 © 88858cc永利官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29号 郵編:430079 
電話:027-68778381,68778284,68778296 傳真:027-68778893    郵箱:sres@whu.edu.c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