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載于《超圖通訊》 2020年3月刊
88858cc永利官网院長杜清運教授
中國GIS高等教育曆經二十年的爆發式增長,人才培養單位從最初的個數發展到今天的幾十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學科從最初的測繪,地理學,擴展到地質,水利,交通,能源等幾十個學科,其整體發展與計算機科學和人類信息技術的主流科技大潮密不可分。
GIS從一個鮮為人知的學術詞彙,成為今天人人皆知的地理信息技術,與前赴後繼的GIS人才投身其中息息相關。可以說,高校承擔着推廣GIS和培養GIS技術人才的重要曆史使命。
當下,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以及數字中國,智慧城市等戰略方興未艾,GIS迎來了再創業,再發展的重要曆史關口。抓住人類社會信息化和科學計算範式的可能性,GIS的春天即将很長。其中,高校GIS教育也将在其中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
GIS人才就業:前景向好
從人才培養的角度看,地理信息系統,地理信息科學到地理信息服務理念,不斷融合到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中,這是GIS的就業市場,是采用GIS技術的應用推廣不斷發展的。不僅豐富了GIS知識體系的内涵,還擴展了GIS技術體系的外延,有助于GIS技術工程師培養,甚至信息技術和計算範式武裝的地球科學研究者和資源環境管理者。
從就業方向來說,曾經GIS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呈現以下趨勢:一是進入國際人才市場的越來越多,在國外學術,管理和産業界的從業人數不斷增長,影響也逐漸擴大;二是國内人才市場逐步從傳統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向信息技術産業擴展,通過位置服務,自動駕駛和智慧城市等新興産業的不斷發展,其吸納人才的能力也大大增強;三是整合綜合性互聯網和通信企業的快速發展,ICT技術市場對于人才的吸引力增加,用人市場已經形成衆多面向大衆服務的企業和傳統的政府管理服務行業并駕齊驅的局面。
總的來看,GIS相關人才需求仍在不斷擴展,前景向好。這些傳統行業的人才需求不足在事業單位和服務企業之間有所調整,但又有國家自然資源管理,生态環境保護等政策的實施,人才需求大體穩定;新興互聯網企業的人才需求在快速增長中,轉化國際市場拓展和國内市場的分工逐步細化,GIS人才的就業機會和就業質量還有很大潛力。
GIS學科挑戰:開拓新思路
行業需求的變化為高校GIS教育帶來新的收益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轉換GIS技術及相關建議,衛星定位導航技術逐漸成熟,大發展所帶來的内生動力衰減,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出發,為GIS學科探尋新發展動力。
首先,提升GIS的科學特征。從高校的定位目标,GIS需要更加追求其學科和專業科學層次的穩固,地理信息科學需要進一步發展,GIS對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的服務能力要提升,這樣學科才有長久的生命力。
第二,保持GIS的工程特征。當今世界,計算範式逐漸深入人心,計算兩次關于計算機,更多地是關于人類生活,更是科學研究方法和路徑。把信息技術和計算技術作為教育訓練的核心,加強大數據技術,計算機視覺,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自動導航與機器人等領域的核心技術研究和開發能力培養,才是GIS發展到今天的“初心”。
GIS已經步入成熟期,我們已經積累了GIS系統,開源軟件,數據集和案例庫,還有更多的計算平台,定位和數據獲取能力,以及多年來積累的市場發展潛力和人才知識儲備,這些都為GIS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條件。
總的來看,行業需求是多層次,多目标和多元化的,既需要人才具有戰略思維,管理能力,又需要其具備核心技術和動手能力,以及經營實現和領導才能。高校,唯有提高學科專業影響力,把最優秀的人才招至麾下,秉承通識教育和專才教育相結合的理念,走寬口徑,厚基礎和強能力的人才培養之路,才能應對世界之變,行業之變。
GIS大賽:學子從這裡起航
大學教育是一項綜合工程,需要從理論傳授和技術實訓兩個方面着手,需要高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需要某些企業的支持和參與。長期潛心發展GIS基礎軟件技術,也熱心支持中國GIS教育事業,通過舉辦SuperMap杯高校GIS大賽,與高校共建GIS實驗室,以及提供開放數據集等多種形式,為青年學子進入GIS神奇大門,發揮着“事業引路人”的作用。
特别是SuperMap杯高校GIS大賽。作為中國地理學會下設的大賽,自創立之時起,就牢牢吸引着GIS教育從業者特别是青年學子的目光。從2003年開始,88858cc永利官网資環學院開始承辦大賽湖北賽區的組織工作,每年都有全省各大高校的學子參加小組比賽,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還激發了學生們的創新激情,打開了腦洞,也鋪平了學生通過努力去勇摘桂冠的道路。超圖GIS大賽的競賽分組之細,參與高校之衆,競賽題材之廣,參賽作品之優,都展現了超圖在GIS教育領域精心耕耘的用心。
根據觀察,十多年,超圖GIS大賽的獲獎團隊成員都是高校畢業生的傑出佼佼者,他們有的去了國外發展,有的入職了心儀的工作單位,有的則帶着對GIS事業的就是熱情參加在校園繼續攀登更高的學術殿堂。也許就是參加GIS大賽這一次小的激發,一次團隊的精誠合作,以及一個來之不易的獎杯,便成就了一個GIS學子的成才夢想。
在人類曆史上,GIS的出現隻有短短的五十多年,中國GIS教育在中途加入,已經為全球的GIS發展做出了不俗的貢獻。而且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衆多和曆史悠久的相信掌握東方人對現代技術,特别是對信息技術的熱情和敏銳,在學界和産業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拿下GIS技術和應用的高地,去引領智慧地球,數字中國的美好明天。
版權所有 © 88858cc永利官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29号 郵編:430079
電話:027-68778381,68778284,68778296 傳真:027-68778893 郵箱:sres@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