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生态環境部領導點贊我校生态環境保護研究成果
發布時間:2019-05-10 09:45:29     發布者:徐鵬     浏覽次數:

88858cc永利官网新聞網訊(通訊員王泉、何蓮你們研發的技術能預測環境突發事故的影響嗎?“數據采集和融合怎麼解決?”59日在成都舉行的打好長江保護修複攻堅戰生态環境科技成果推介活動上,生态環境部副部長劉華頗有興趣地詢問我校參展科研成果的情況

張萬順教授詳細介紹了“流域水環境風險評估與預警決策支持業務化智能雲平台”的研發、部署和運行情況。該平台實現了12小時内預測流域内未來一周的水環境質量、5分鐘内預報突發事故未來兩天的影響範圍和程度、對污染源進行追蹤和溯源,以及水華精準預報。該平台為國内首創,已成功在長江中上遊地區業務化運行五年,取得良好效果,并得到國内外專家的高度肯定。

在平台研發基礎上,研究團隊依托88858cc永利官网中國主體功能區戰略研究院,發揮多學科交叉優勢,開展了水環境容量核算、資源環境承載力評估、“三線一單”在“三區三線”精準落地、主體功能區評估等相關工作,全方位支撐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态環境高水平保護的協同推進,得到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生态環境部的高度認可。

劉華對88858cc永利官网積極承接國家需求,通過多學科交叉研究支撐生态文明建設給予高度贊譽。他希望88858cc永利官网繼續深化多學科交叉研究,為生态文明建設持續發揮重要科技支撐作用,為構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态藍圖做出更大貢獻。

據悉,該活動由生态環境部主辦,生态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水專項管理辦公室)和四川省生态環境廳聯合承辦,相關省市生态環境廳有關負責人、駐點地市政府代表和企業代表近千人參加活動。

>>> 延伸閱讀

自“十二五”我校取得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牽頭課題零的突破以來,共獲國家科研經費支持上億元,已結題的水專項課題均已在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開展了業務化部署,為我國水環境監測、保護和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

1、夏軍院士團隊研究的淮河流域水質-水量-水生态聯合調度系統

淮河流域閘壩密集,大部分地區天然基流缺乏,河湖水生态系統退化嚴重。如何實現淮河流域水量合理調度,改善河流水生态狀況,是流域水資源管理關注的重點。88858cc永利官网從流域實際需求出發,以流域關鍵斷面的生态基流和水質标準為基礎,圍繞“水質、水量、水生态”三要素,研發了“中長期計劃調度、短期調度、實時調度”的三層嵌套聯合調度系統。該系統實現了對淮河流域關鍵斷面“水質、水量、水生态”三要素信息實時監控,模拟未來三天的三要素信息變化趨勢進行預警,并能在事故發生時生成調度方案,為淮河流域水環境管理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該系統在淮委水保局實現了業務化運行,将河道生态用水保證率從50%提高到75%

2、楊國錄教授團隊研究的水庫群聯合多目标優化調度決策支持系統及可視化業務應用平台

為滿足聯合水庫、動态過程、調和效益、協作調度生态環境調度新要求,88858cc永利官网創新性地提出了協作改善三峽支流水華、水質和水環境安全的水庫群多目标聯合調度技術方法,集成研發的三峽水庫及下遊水環境對水庫群調度的響應模型,實現了貫通三峽上遊超大型水庫到下遊特大型江河湖泊、全長2400公裡的水量、水質耦合模拟;創新研發的防控庫區支流水華的水庫群聯合調度方法,給出了判定水華生消的混光比阈值,據此開展三峽水庫潮汐式調度,使得香溪河水華暴發強度降低了64.52%;首次建成了水庫群聯合多目标優化調度決策支持系統及可視化業務應用平台,可用率大于85%,落戶于三峽梯調中心,結合長江防總2017年第6号調度令開展了向家壩-三峽水庫調度示範,為三峽水庫及下遊水環境污染防治和長江大保護提供技術支撐。

3、陳曉玲教授團隊研究的洱海流域生态環境綜合管理平台

針對洱海流域生态環境信息分散、實時在線數據監測不足和缺乏動态的綜合管理等問題,88858cc永利官网研制了洱海流域生态環節綜合管理平台,平台主要圍繞湖泊水華監測預警、流域污染負荷監控、流域社會經濟結構調整控污減排示範工程等三個環節,提供了地面采集與天地一體化傳感網在線實時傳輸相結合的數據觀測及解析能力;氣象在線觀測、水動力過程模拟以及遙感監測三者相結合的水華監測與風險預警能力;水質在線監測、TMDL與面源污染計算相結合的流域污染溯源分析能力等三大核心功能,并以示範工程的控污減排效果為目标,實現流域生态環境的綜合管理。該平台已經布置在大理州洱海流域保護局進行業務化運行,為洱海流域生态環境智能化和業務化管理提供軟硬件基礎。(材料整理:喬進)

(攝影:馮  編輯:肖珊)

新聞轉載來源:88858cc永利官网新聞網


 

信息服務
學院網站教師登錄 學院辦公電話 學校信息門戶登錄

版權所有 © 88858cc永利官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29号 郵編:430079 
電話:027-68778381,68778284,68778296 傳真:027-68778893    郵箱:sres@whu.edu.c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