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0日下午16:30,“珞珈資源環境講壇”第二十五講——“廢水規模化培養及其問題思考”報告在學院220學術報告廳成功舉行。我院朱聯東教授結合自身的科研經曆,針對微藻的廢水治理及資源化課題,分别從研究意義、研究方向與成果、大規模培養方式、當前存在的問題點等幾方面進行了介紹,内容生動具體,同學們認真學習并給予了積極響應。
講座開場
朱聯東首先簡要介紹了當前嚴峻的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問題,并思考尋求一種技術,既可以解決水污染問題又可以提供清潔的燃料物質。基于這種思路,朱聯東開始進行利用微藻進行廢水資源化的研究,以實現水污染治理與微藻生物柴油生産的耦合,從而實現污水的資源化利用。
微藻作為生物燃料原料具有顯著的優越性,最明顯的是光合效率高、生長速度快,某些微藻指數期内倍增時間低至3.5h,同時油脂含量可高達60%,具備實際應用的光明前景。
朱聯東教授
朱聯東重點研究了污水規模化培養微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在N、P缺乏的脅迫條件對微藻油脂積累的調控機制;
2. 用NaClO進行廢水預處理方法;
3. 開發可大幅提高微藻生物質産量的半連續培養方式;
4. 研究微藻在污水培養中的越冬特性,解決了冬季低溫制約微藻生長難題;
基于以上研究,朱聯東分析了微藻的傳統開放式跑道池培養、封閉式光生物反應器培養、封閉式發酵罐培養等三種培養模式的優缺點,認為微藻具備規模化培養的潛力。
現場聽衆
在報告的最後部分,朱聯東也指出該技術要規模化應用,還存在一些困難待解決,如經濟性問題,微藻的污染問題等,還需要進一步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需要更廣泛的交流與合作。
老師提問
本次講座讓同學們對微藻廢水資源化方法有了一定的認識,也開闊了科研思路。最後,講座在輕松活躍的提問環節後順利結束。(文本:張亞軍;供圖:劉琨)
版權所有 © 88858cc永利官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29号 郵編:430079
電話:027-68778381,68778284,68778296 傳真:027-68778893 郵箱:sres@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