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5 日下午,院研究生會學術部帶領大家探索地質世界的奧秘,參觀了奇妙的岩石标本、多彩的地理圖冊,并且觀看了精彩的紀錄片 —— 《地球脈動》。
首先,由學院代偵勇副教授帶領同學們在學院岩石标本室410進行了參觀學習。代偵勇向大家介紹道:在地球形成之初,地核的引力把宇宙中的塵埃吸過來,凝聚的塵埃就變成了山石,經過風化,變成了岩石。而岩石中包含着豐富而寶貴的信息,令我們能真正知道地球的物質組成,恢複其演化曆史。
Δ 活動開始
接着,代偵勇指出:岩石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和天然玻璃組成的,具有穩定外形的固态集合體。而由一種礦物組成的岩石稱作單礦岩,如大理岩由方解石組成,石英岩由石英組成等;有數種礦物組成的岩石稱作複礦岩,如花崗岩由石英、長石和雲母等礦物組成,輝長岩由基性斜長石和輝石組成等。并且,沒有一定外形的液體如石油、氣體如天然氣以及松散的沙、泥等,都不是岩石。
Δ 代偵勇老師認真講解
代偵勇介紹道:岩石是組成地殼的物質之一,是構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成分。岩石根據其成因、構造和化學成分分類,大多數岩石含有二氧化矽(SiO2),而岩石中矽的含量是決定岩石屬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标本室裡有多種化石、方解石、雲母、晶體、長石等。
Δ瑪瑙晶洞 Δ玉髓
在參觀完岩石标本後,同學們到學院地圖收藏室參觀了地圖。随着科技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能更方便地使用各類先進定位和導航系統,傳統的紙質地圖逐漸退出人們的視野,因此,看看每一座城市名片,一睹國内外珍貴的地理圖冊的機會就顯得尤為珍貴。
Δ 同學們認真觀看地理圖集
最後,同學們集中觀看了精彩紀錄片——《地球脈動II—城市》。在城市裡,人類制定城市生存法則,動物則需要應付發生在我們星球表面最重大的變化。
從印度焦特布爾市的葉猴到紐約的遊隼,到印度孟買的豹子獵食豬;從多倫多城市的浣熊,到因為城市光線迷失方向的玳瑁等,無一不引發同學們的感慨。
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認識到: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來說,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持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比如為人類提供食物,以及維持人類生存環境的一些穩定狀态等,人對自然所做的一切,就是人本質力量的對象化的過程,自然資源實際上也是這個過程中的一個載體。因此,隻要人們對生活方式進行些許轉變,就能夠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産生巨大的推動力。
Δ觀影活動開始 Δ 分享活動感受
文本:魏钰;供圖:金宇宏,任經緯
版權所有 © 88858cc永利官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29号 郵編:430079
電話:027-68778381,68778284,68778296 傳真:027-68778893 郵箱:sres@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