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下午四點半,“珞珈資源講壇”第十九講在學院220學術報告廳舉辦,學院曾超博士(特聘副研究員)以“河川徑流遙感監測與模拟”為題,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講座,和大家分享了有關河川徑流監測與模拟的相關知識。
Δ曾超博士講座開場
河川徑流參數是全球變化參數、水資源評估和水環境保護的基礎數據。通常徑流監測數據需要通過水文站點獲取。但是,受經濟和地形因素的影響,部分區域難以進行長期的徑流監測。随着全球變化研究和水資源開發利用的不斷深入,對徑流數據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加。在此背景下,借助衛星遙感手段進行河川徑流監測與模拟為解決這一沖突提供了新的方案。曾超圍繞這一主題展示了目前利用多源觀測對河川徑流監測的一些進展。
首先,曾超介紹了徑流的重要性,即徑流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以及徑流的測量、計算、預報等工作,都是水利建設的重要任務。
緊接着,曾超就徑流測驗的傳統方法以及存在的問題作出了解釋。對于徑流測驗的傳統方法主要包括了流速的接觸式(漿式流速儀)和非接觸式(雷達流速槍)方法、斷面的測驗方法、水位的水尺和水位雷達方法。由于經濟、地形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傳統的徑流測驗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站點減少、站點不均等。
Δ曾超博士講解徑流測驗的傳統方法
針對河川徑流測驗的傳統方法,曾超也從一定角度出發,借助衛星遙感手段對河川徑流監測與模拟提供了幾種新的方案。簡單來說就是基于面積的遙感反演、結合水位的遙感反演(綜合多源測高數據)以及基于被動微波的遙感反演三種方式。
Δ提出解決方案
最後,曾超對講座内容作了總結。他提出,基于衛星觀測的遙感反演以及結合水文模型的模拟都能有效地解決地面水文觀測不足的問題;不同的觀測和反演模型各有優勢,需要綜合運用;極端環境下的高精度觀測和模拟需要進一步研究。
Δ提問環節
文本:魏钰
供圖:曾浩然
版權所有 © 88858cc永利官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29号 郵編:430079
電話:027-68778381,68778284,68778296 傳真:027-68778893 郵箱:sres@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