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學院在220報告廳舉辦了“珞珈資源環境講壇”第十講,我院青年教師田晶以 “MATLAB下的地圖綜合算法工具箱的開發及其應用——淺談如何撰寫教學論文” 為題,帶來一場精彩的學術講座。
本次報告的主題在于教學研究,田晶老師首先向大家介紹了進行教學研究和撰寫教學論文的初衷和意義。第一,國家、教育部、學校鼓勵教師大膽探索,創新教育思想、模式和方法;第二,教學研究是教師的本職工作;第三,教學口人才申報的重要指标;第四,進行教學研究有專門的獎勵,也是各類教學獎勵的參考指标;第五,教學論文屬于學校認定的高水平論文(SSCI);第六,它是“雙一流”建設的績效指标。既然教學研究如此重要,那麼怎樣進行教學研究?如果撰寫教學論文?是本報告要回答的兩個問題。
結合他的本科教學案例——MATLAB下的地圖綜合算法工具箱的開發及其應用,田晶對如何進行教學研究進行了回答,他指出,地圖綜合是地圖學的核心,在學習地圖綜合過程中,實踐環節至關重要。學生通過實踐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實踐需要工具的支持。但是現有的地圖綜合軟件大多為專業使用而設計,對于初學者難度較大,并且軟件提供的算法較少。由于MATLAB的通識性和開元性,很多課程可基于MATLAB講授,例如模式識别、數字圖像處理、信号分析,這些都是通識與專業融合的典範。那麼能否在MATLAB上開發地圖綜合功能輔助學生學習?為此,田晶進行了MATLAB下的地圖綜合算法工具箱GEN_MAT的開發,設計了教學實驗。該實驗的參與者包括實驗組(2014級本科生,使用GEN_MAT教學)和對照組(2015級本科生,不使用GEN_MAT教學),進行基礎知識授課後布置課後任務,在課程結束時邀請學生進行課程評價,并對其課後任務完成情況對比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的學生在掌握知識、自信心提升、增加課堂參與感、能力提升和激發學習興趣方面均優于對比組的學生。使用GEN_MAT的學生完成任務的人數比例和質量均高于未使用的學生。實驗組學生不僅閱讀文獻進行比較,還從動手實踐中得出結論,而對照組的學生僅僅通過總結文獻進行比較,沒有理論聯系實際。這說明在GEN_MAT的輔助下,學生除了從文獻中獲取知識外,還能通過實踐學習對知識進行鞏固;相比之下,沒有工具箱的多數學生開發能力不足,缺乏實踐練習。
接下來,田晶從準備工作、素材收集、寫作方法和期刊選擇四個方面,介紹了如何撰寫教學論文。首先,準備階段要結合自己的興趣點,尋找自己擅長的選題,查找相關文獻了解該選題的研究動态,同時要充分學習教育學的研究和理論。在做足充分的準備後,就要聚焦于研究課題本身,為教學論文的寫作提供素材。在素材方面,田晶提出了融合指導方式和知道功能的學徒模型,彙總了他指導的地信專業本科生的成果。寫作方法方面,田晶從組成論文的七個部分細緻入微地講述了論文的寫法。第一,引言部分是研究背景的介紹,要闡明研究意義;第二,文獻分析部分,與研究相關的現狀分析,引出問題或提出假設;第三,研究基礎部分需介紹用到的基本概念,研究基于的理論,并對上下文進行介紹;第四,研究方法部分,要具體介紹調查或采訪所用到的方法、參與人以及數據處理和分析方法;第五,結果部分,最好單純地描述數據上的觀測結果;第六,讨論部分即上述結果的含義、原因或機制的解釋,得出對教學的啟示,最好引用被參訪人的原話來支持你的觀點,并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第七,結論部分,要與開頭相呼應,總結做了什麼、達到了什麼效果以及還有哪裡值得探索。最後,所投期刊能反映一篇教學論文的質量高低。他建議從三方面選擇期刊:一看期刊的口碑,著名專家教授的論文是不是發在這些期刊上;二是選擇大出版社的期刊;三看期刊的同行評審聲明。
在互動交流環節,部分同學針對老師教學實驗和論文撰寫提出一些問題。田晶表示,做研究要認真,選擇了好的題目就要踏踏實實仔細鑽研,擺正心态,争取在一流期刊發表論文。
通過講座,同學們對教學實驗設計與教學論文撰寫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産生了興趣,本次講座在溫馨輕松的氛圍中圓滿結束。(姚培昕)
版權所有 © 88858cc永利官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29号 郵編:430079
電話:027-68778381,68778284,68778296 傳真:027-68778893 郵箱:sres@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