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黨群工作  >  綜合管理  >  正文
綜合管理
神農架科考新時代
發布時間:2015-12-01 17:32:04     發布者:lj     浏覽次數:

轉自88858cc永利官网新聞網http://news.whu.edu.cn/info/1002/44814.htm

(通訊員:王楠、劉清華)

由88858cc永利官网帶頭的神農架及長江流域生态考察隊,憑借2015年暑期社會實踐優秀科學成果,獲2015年“全國大學生百強實踐團隊”稱号,是我校2015年唯一的“全國優秀實踐團隊”。88858cc永利官网榮獲“全國最佳暑期實踐大學”稱号。

考察隊創建于1999年。由國内知名生态學家、鳥類學家,88858cc永利官网教授胡鴻興發起,16年始終如一,開拓創新,秉承求真務實的科學探索精神,為社會生态環境、自然地理研究等方面做出重要貢獻。

今年是胡鴻興病逝後的第一次科考。隊員們傳承老教授的科考精神,開啟了新的神農架科考時代。

薪火傳承不忘初心

胡鴻興終生緻力于環保事業。自建立這支考察隊以來,共有270多位來自各學院(系)的武大學子參與考察項目,對神農架地區生态環境保護起到了積極作用。

每年7月,參加“神農架科考隊”是很多武大學子的目标。據往屆隊員介紹,考察隊的初創資金來源于胡鴻興的課題經費及學生贊助,每年約需5萬元左右,全部是胡鴻興自籌,不花學生1分錢。這種形式的生态考察隊在國内是首創。

在隊員眼裡,胡鴻興熱衷社會環保事業,有着執着的科學探索精神。“胡老師總是頭戴草帽,手提饅頭和雞蛋,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帶領大家攀山越嶺,采集動植物标本。”曾于2012年參加科考的地理信息專業學生陳世昶回憶。

早已退休的胡鴻興,在荒郊野外健步如飛,讓很多大學生都自愧不如。胡鴻興一直鼓勵大家做科研要有膽量,一直強調考察要有務實的科學精神。

“胡教授希望通過生态環境考察,讓我們能掌握環境科考技能,拓寬知識面,培養吃苦耐勞、勇于探索、銳意創新的優秀品質和團隊精神,以身作則帶動全校和全社會提高環保意識,成為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宣傳者和推動者。”陳世昶說。

胡鴻興去世後,接力棒傳到了學院年輕教師手中,并将一直傳下去。

科考團隊多元化

10多年來,隊員們考察了長江故道、長湖、洪湖、沉湖等13個湖泊,以及神農架水鳥種群、植被、泥炭藓濕地等生态環境狀況,向當地居民普及保護湖泊、植被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宣傳保護生态環境的重要性,取得傲人成績。

2007年,科考成果《全球氣候變暖和生态環境惡化對神農架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獲SEE·TNC生态獎二等獎,這是我國民間環保公益事業中最具影響力的獎項之一;2009、2011年,科考作品《神農架大九湖泥炭藓沼澤濕地生态功能與分布研究》《神農架短嘴金絲燕種群動态及回聲定位機制研究》,分獲全國挑戰杯三等獎、湖北省挑戰杯二等獎。

這是一支由多學院(系)學生組成的科考團隊。據介紹,選拔不設專業門檻,全校感興趣的同學都可報名。但對隊員的綜合素質要求性較高,每年暑假前通過自由報名、面試考察、公開答辯、體能測試,公開挑選出品學兼優,同時對生态環境保護、修複和優化有強烈責任感的學生。今年14名隊員來自11個學院(系),由7名男生7名女生組成。

這是一支由多個領域學者組成的科考團隊。88858cc永利官网環境科學領域張維昊教授、水資源與水環境領域青年科學家史良勝教授、知名植物學家江明喜研究員、華中師範大學動物标本專家戴宗興教授,是今年的指導老師,在考察中針對不同科學領域遇到的實際難題進行分類指導。每日總結例會上,隊員們總結一日工作時,各位指導老師會對相關領域進行評價,給出科學客觀的建議。

有苦有累有快樂

14名科考隊員在4名指導老師的帶領下,于7月16日至25日,在植物學、動物學、土壤環境、水環境等方向,對神農架地區生态環境開展了詳細調查。

“有苦、有累,但我們一直在思考總結,一直快樂着!”這是大家的心聲。

此次考察重在通過樣本采集鑒定以及相關數據分析,探究神農架兩栖動物的種群狀态與生物多樣性的變化,并與曆屆數據加以比較,探求對全球氣候變暖及生态環境惡化的響應。

“第一天我們就上山抓兩栖動物,它們大多隻有指甲那麼大小,在泥巴中間,我是一抓一個準!”程彥笑說。

但據長期觀察神農架生态環境的張維昊觀察,兩栖動物采集的難度比以前要大,采集的樣本數量也比以前要少,這無疑給科考增加了難度。

除了考察兩栖動物,他們還研究金絲燕、箭竹、底栖動物和土壤。在燕子垭時,隊員們淩晨三點半起床數燕子,土壤組熬夜一絲不苟地燒制土壤和測定COD,底栖組進行着考察眼力的挑選存樣,金絲猴組與機靈的金絲猴近距離接觸。在千家坪進行考察行走期間,幾個随行隊員目不轉睛地盯着河道,順手翻動一個石塊,居然驚喜地發現了一隻貌似睡着的小鲵,并把它輕松抓入囊中。

“第一天就碰到一條蛇,不過被一個大膽的學姐用網兜抓走了。”“衣服幹不了,鞋子幹了又濕,一腳的泥,每天要背着沉沉的儀器走很遠的山路。”野外考察充滿艱辛和未知,測繪學院2014級朱藝婷很是感慨。

山路不好走,還有許多未知的危險等着科考隊員。坡度很陡的山路不時打滑,隻能拉着樹藤爬上去;沒有落腳之處,男生就用手挖個大坑讓女生過去;有些地方得用手攀爬,大家在攀爬之前先傳遞行李再依次前進……沒有矯情,沒有抱怨,腳步漸漸沉重,叫苦很少,歡笑很多,一路清歌相伴。

在12萬字的考察報告中,考察隊針對神農架地區兩栖動物群落結構、土壤土質、水質、金絲燕種群數量、神農架特有物種神農箭竹進行初步研究和評估,分析生态破壞的因素,并提出了詳細的應對措施。金絲燕組基于金絲燕洞的鳥巢分布數據還建立了三維模型,設計出關于金絲燕保護和科普的展闆。

他們的付出和執著,對神農架生态自然保護來說,自然是有意義的。

金猴嶺考察過程中合照

在梅花鹿繁殖基地

溪流裡采集底栖生物

在漢江源頭

(供圖:李昂 編輯:肖珊)

信息服務
學院網站教師登錄 學院辦公電話 學校信息門戶登錄

版權所有 © 88858cc永利官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29号 郵編:430079 
電話:027-68778381,68778284,68778296 傳真:027-68778893    郵箱:sres@whu.edu.c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