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10月14日(周三)8:30開始
地點:遙感測繪國家重點實驗室一樓報告廳
題目1:《大氣顆粒物質對中國氣候、作物、人體健康及環境的影響》
主講人:Mike Bergin教授
題目2:《環境與空氣質量:減輕氣候變化和減少空氣質量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主講人:Michelle Bergin教授
題目3:《減少中國空氣污染對人體傷害的跨學科研究方法》
主講人:ZHANG Junfeng教授
主講人簡介
1. Mike Bergin,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在2015年加入了普拉特學院的土木與環境工程部,是氣溶膠方面的專家。Bergin研究自然和人造的微觀粒子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影響。
2. Michelle Bergin,環境與政策研究院教授,緻力于結合新興科學應用工程工具和分析方式,制定有效的環境政策。她的研究領域包括計算模型、排放源特征以及測評不确定性和多變性的控制策略分析。研究工作主要關注于交通和電力行業。專業領域:空氣質量和氣候,環境排放,計算模型,大氣政策,能源與燃料。
3. ZHANG Junfeng(Jim),環境科學與政策部教授,緻力于研究全球環境衛生,也是環境和生物标志物分析實驗室主任。
内容介紹
1.《大氣顆粒物質對中國氣候、作物、人體健康及環境的影響》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Influencing Climate, Crops, Human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across China
内容:大氣氣溶膠由納米微粒組成,它的來源既有人為的也有自然的。人為引起的大氣氣溶膠對人類健康和環境均有負面影響因而被人廣泛關注。大氣氣溶膠直接散射和吸收太陽輻射,并間接影響雲的反照率,從而改變地球輻射平衡。太陽輻射的衰減同樣也改變了到達地球表面的有效輻射,影響溫度和降水,從而對碳循環産生影響。除此之外,植物、建築表面的粒子沉積改變了環境的顔色。本次講座将讨論大氣顆粒物質在中國的相關來源和相關影響,并介紹通過低成本提高空氣質量的設備:無線空氣質量傳感器。
2.《環境與空氣質量——減輕氣候變化和減少空氣質量對人體健康的影響》Climate and Air Quality: Leveraging efforts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and reduce air quality impacts on human health
内容:化石燃料燃燒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有負面影響,然而許多生産部門都依賴化石能源,人類尋求替代能源目前還困難重重。化石燃料燃燒的兩個重要影響包括:空氣質量持續惡化和氣候異常變化。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将空氣污染認定為世界最大的環境健康風險。同時,很多國家對于氣候變化的潛在威脅和原生環境的潛在損失感到非常擔憂,他們都在國際範圍内積極地尋求減少排放物的協議。本次講座将會重點介紹美國對于環境和空氣質量保護所做的努力并探索國際合作。
3.《減少中國空氣污染的有害影響的多學科分析》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o Minimizing Harmful Effects of Air Pollution in China
内容:環境污染這一話題在中國持續受到的高度關注。環境污染極大地增強了中國的疾病負擔,減少污染排放是空氣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本次講座描述了空氣污染引起的健康問題,并将重點放在用跨學科的方法來解決中國環境問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
版權所有 © 88858cc永利官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29号 郵編:430079
電話:027-68778381,68778284,68778296 傳真:027-68778893 郵箱:sres@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