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科研成果
張萬順副院長“突發性水污染事件風險評估與預警”研究成果獲生态環境部領導肯定
發布時間:2020-05-04 11:38:45     發布者:資環     浏覽次數: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生态環境風險納入常态化管理,系統構建全過程、多層級生态環境風險防範體系。4月27日,學院副院長張萬順教授作為主要撰稿人之一參與撰寫的《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應急與風險管控技術研發與應用進展及防範對策建議》和《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應急技術體系構建與應用實踐》經水專項管理辦公室上報生态環境部,獲黃潤秋部長、翟青副部長、莊國泰副部長肯定性批示。

批示内容  

 

将成果轉化成下一步的應急管理和技術工具包,加大成果宣傳、轉化與推廣力度,為重點流域區域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應對和風險管控提供科學、精準、有力的支撐。

自承擔“十一五”水專項以來,張萬順教授團隊針對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應急與風險管控難題,構建了流域水環境風險管控技術體系,并在三峽庫區等流域建立了風險評估及預警系統且實現業務化運行。

水環境風險快速預測預警技術。針對快速預警技術需求,張萬順教授研究團隊構建了一維、二維或三維嵌套的水動力與水質耦合預測模型庫,依托智能雲平台,實現重點區域精細化預警和資料缺乏地區快速預警功能,直觀獲取事件影響範圍、時間和敏感目标受影響程度。在重點區域,實現2小時内預測水體20米精度内未來兩天水環境變化趨勢,5分鐘内模拟預測事故未來兩天的演進過程;在資料缺乏地區,實現河道過程的快速建模,1分鐘内完成污染物時空分布與變化的預測。

三峽庫區水環境風險評估預警平台。圍繞三峽庫區水環境風險預警需求,張萬順教授研究團隊采用面向服務(SOA)可擴展架構、Webservice數據服務調用模式和模塊化功能技術,集成了三峽庫區水環境基礎數據庫、移動源風險數據庫、固定源風險數據庫、預警監控體系、事故模拟系統等成果,形成了具備風險源識别、監控預警、模拟預測、應急處置與信息發布五大功能的三峽庫區水環境風險評估預警平台。此平台運用源-質響應模塊可進行120餘種污染物的追蹤溯源,并擁有11類30餘種物理、化學、生物、工程措施等方面的應急處理處置綜合方案庫,支撐其進行應急管理和日常管理,且在系列突發性事件中得到應用和驗證。


新聞來源88858cc永利官网中國發展戰略與規劃研究院                                         


信息服務
學院網站教師登錄 學院辦公電話 學校信息門戶登錄

版權所有 © 88858cc永利官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29号 郵編:430079 
電話:027-68778381,68778284,68778296 傳真:027-68778893    郵箱:sres@whu.edu.c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