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學研究  >  項目信息  >  正文
項目信息
我院組織開展城市生态環境多平台多要素綜合觀測試驗
發布時間:2021-11-17 12:05:42     發布者:魏秀琴     浏覽次數:

2021年11月9日-16日,我院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面向城市群的區域生态環境智能感知技術與系統示範(2019YFB2102900)”項目,在武漢市成功開展城市生态環境星-機-地-車-船多平台多要素綜合觀測試驗。

面向空-天-地觀測尺度效應、多要素相互作用機制、“智能生态雲腦”系統驗證等科學與技術問題,項目組充分利用遙感衛星、無人機、地基監測、業務化監測車船等多源觀測手段,在武漢市城郊區針對水、土、氣、生多種生态環境要素開展多平台同步監測。來自88858cc永利官网、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湖北大學、生态環境部長江監測與科研中心、湖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湖北省氣象信息與技術保障中心的幾十位科研人員參與試驗。

星機地監測數據接入

針對空天遙感監測,項目組根據衛星過境時間并配合衛星的編程調度,獲取了覆蓋試驗區的Landsat7-8Sentinel-2、高分2号、環境2号、吉林一号光譜星(JL1-01C)、資源一号-02D等中高分辨率衛星觀測數據。另外,基于多台固定翼、旋翼無人機,分别搭載多光譜相機、高光譜成像儀、熱紅外成像儀、PM2.5監測儀等儀器,在重點區域進行了航空遙感測量。

無人機觀測

針對江湖水環境監測,基于我國最大、最先進的内河水環境監測船“水環監2016”,在長江幹流武漢江段及漢江支流進行巡測,通過水質在線監測設備實現每小時39個水質參數的近實時獲取,監測參數包括水溫、PH、透明度、濁度、葉綠素a、氨氮、CDOM等;在武漢市東湖、後湖、梁子湖、湯遜湖等重點湖庫進行人工水質采樣,并利用手持式光譜儀采集水面近端光譜,對排污口、工廠以及水色、氣味異常區域執行無人機應急監測飛行任務。

水質監測作業

基于氣象站點、大氣污染監測站點的實時監測數據及小時尺度1公裡分辨率的PM2.5濃度衛星反演産品,獲取研究區範圍的大氣污染熱力圖。在此基礎上,面向武漢市主要工業區的典型大氣污染物,利用走航監測車和固定監測車上搭載的氣象參數監測儀、黑碳測儀器、VOCs監測儀、激光雷達系統、質譜儀和多參數監測儀器,開展了關鍵大氣污染參數的靈活、精細監測。

大氣污染監測車作業

在武漢市天興洲、黃陂區郊區林地、農田及城市公園選擇典型樣地,利用地物光譜儀、雙通道熱電偶溫度計、手持式測溫儀、區域土壤水分測量系統及土壤溫濕度傳感器進行土壤實地測量;利用葉面積指數儀、激光測高儀及胸徑尺等便攜設備,采集近端光譜、葉面積指數、胸徑、樹高等植被生态參數觀測。在衛星同步區域執行無人機監測飛行任務,采集分米級航空RGB和多光譜、熱紅外數據,獲取城市星--地多尺度土壤、生态監測結果。

城市土壤、生态參數樣地監測

通過本次綜合試驗,獲取了城市研究區水、土、氣、生多要素的多平台、多尺度同步觀測數據集,為項目生态環境要素的高精度反演、融合與同化、智能分析等研究提供關鍵數據支撐,為區域生态環境智能感知認知系統——智能生态雲腦的系統完善提供了驗證環境,為生态環境跨部門監測應用示範打下堅實基礎。



信息服務
學院網站教師登錄 學院辦公電話 學校信息門戶登錄

版權所有 © 88858cc永利官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29号 郵編:430079 
電話:027-68778381,68778284,68778296 傳真:027-68778893    郵箱:sres@whu.edu.cn

Baidu
sogou